第五十一章 赫祏族的落日-第2/3页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几年前那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晋国铁骑攻陷河朔之后,势如破竹地挺进牧州。

    当时的北巍府军已经元气重伤,无力再战,而赶来支援的幽州军队,又是久疏战阵的乌合之众。所以坚守牧州,驱除晋军的重担,也就落在了赫祏族上。

    赫祏族历来强盛,在莽苍草原时便是名震一方的霸主,归顺大魏后,借助大魏财力,整体实力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赫祏族晓勇善战的虎翼骑和护疆军,成了晋军攻占牧州的最大阻碍。

    赫祏族历来好战,视生长的土地为信仰,宁愿死在家乡,也不会轻易远离。

    所以当晋军倚仗人数优势,大败赫祏族军队之后,依旧不能安心统治牧藏草原这片广袤疆土,因为散落的赫祏族人,不甘臣服,不会顺从,他们依靠对地形的优势,以及弓马的娴熟,时不时从山林里窜出来,给晋军以迎头痛击。

    晋军主将秦峯为此头疼不已,不得不下了“尽屠之”的严令。凡晋军铁骑踏过之处,方圆几里内绝无生机。

    可即便如此,赫祏族依旧在顽强抵抗。

    即使是晋军攻占了骊阳,攻陷了赫祏族所有领地,赫祏族的大君,还骑在青虎的背上,率领着抱着必死决心的族人,游走在草原深处,组织着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

    待到晋军退出牧州,阿苏勒跟着父亲,回到了赫祏族的首都青疆城,首先看到的,是青疆城的落日。

    一代大族的落日。

    当阿苏勒的父亲,也就是赫祏族的父亲重新执掌牧藏草原大权,暮然回首时,才发现追随自己的族人,早已似风中落叶,陆续凋零。

    晋军在牧州待了一年,屠郡屠城持续了一年,牧州百姓,十去其七,其中赫祏族百姓占据了大部分。

    赫祏族没人了……

    赫祏族的大君深知草原的规律,一个部落的兴盛,从人口繁荣开始;一个部落的衰落,从人丁凋零开始。

    赫祏族没了护卫自身的军队,也就没了统治牧藏草原的底气,没了和大魏朝廷谈条件的资格。

    大魏皇帝似乎是极为体恤这位臣服的盟友,不仅豁免了牧州五年赋税,甚至在晋军退出牧州之后,便连忙从大魏各州调来一大批物资,安抚赫祏族百姓。

    粮食,药材,皮草,牛羊,兵器,应有尽有。

    担心赫祏族无法顾及牧藏草原这片广袤疆土,大魏朝廷主动派出了一大批年轻士子进驻牧藏草原各郡县担任官职,协助赫祏族治理牧藏草原。

    为了防范莽苍草原上部落来犯,又从幽州抽调一支军队替赫祏族驻守边疆。

    大魏皇帝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赫祏族考虑,也体现了这位天子的宅心仁厚、体恤民情。

    只是赫祏族自治牧藏草原的约定,自然而然的就没了……

    一个月以前,大魏皇帝托使臣带了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前来慰问赫祏族的大君,顺便带了了一份诏书,宣诏赫祏族少君阿苏勒去往郢都上痒学府求学。

    恰巧阿苏勒当时不在青疆城。

    赫祏族的大君连忙派人传信给阿苏勒,让他带人去往九羴郡巡视,年后方才返回,只希望能拖延一段时间,免得这位少君成为挟制赫祏族的质子。

    而阿苏勒赶到九羴郡之后,却有自己的打算……

    戚白麒临走时,传信给赫祏族,告知了黄陇即将是新任刺史的消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