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老汉捕鱼网肉蛋 最终倒霉又遭殃-第4/5页
众所周知,那八贤王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这王华本就是赵德方的骨血,赵匡胤的谪孙,据说,他为混世龙转世,后来被封为潞花王,由于他是皇家后代,虽不是真龙天子,但也不是寻常凡人。所以,他王华称知府大老爷,那高登也就受不了!关于这些复杂情况,别说人们不知道,而就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说真实的情况也没人告诉他!就连他养父母的死,也同样是稀里糊涂。换而言之,那王老汉夫妇本为庶民百姓,他们都是穷人也称草命人,其命又都不值钱,故而一对老夫妻都经不起,王华称他们为爹娘!皆因老两口承受不住,才被养子王华给叫死了。可是两位老人并不知道,会有这一内幕,他们若是清楚的话,怎么也不会想着点子,哄儿子王华让他喊爹叫妈,而把自己的老命都搭上了。
另外还有人分析说:两位老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儿子喊叫爹娘,是他们高兴得一口气上不来,突然憋死了,这在医学上叫“卒死!”认为王华的养父、养母,老两口都有心脏病。而心脏病患者最忌妒,心情突然发生变化,比如说大喜、大悲!因此,当老两口第一次听到,儿子王华喊他们爹娘时,心里一高兴就一命呜呼了。看来以上两种说法,其后面一种还是较为贴切实际的,所以以上两种观点,也是各有各的道理,关于这个问题,咱们暂且先不去认真讨论它。
俗话说是官刁过民,那知府高登一醒过来便先摇摇脑袋,尔后就在心里揣摩起来!也似乎好像明白了什么?他就在心中暗想,这一案也真是奇怪得很,我也不能再往下审问了。因为这在玩命,本官我还真不愿意把,我的这条小命给搭进去!于是他用两眼迅疾地,睃巡了一下王华后便就一反常态,立刻改变了主意。不光既往不咎,同时还吩咐班头衙役们,去让木匠给王华做个,卖油人使用的木梆子,并且还以官家的名义,在苏州地面上到处都贴了告示。意思是说今后,凡在苏州地面上,他王华不管到谁家门口,也不用喊不用叫和称呼你啥,只要把木油梆一敲,你就是自家不吃,也得立即给他拿东西吃。
而且,那高知府还把这一条作为,苏州府的规定像立法一样,让下边的老百姓都必须执行!可以说这也是苏州知府,给王华的一种特权,从此以后,王华也有了生活保障。换句话讲,也不论王华到谁家门口,只要一敲木油梆子,这家人就得给他拿吃的,否则的话就是犯法,一经人们检举和揭露,官府衙门也必然追究。也不管你是谁只要违犯了,都得被抓去吃家伙!轻者要遭训斥和罚款,重则要打四十大板,甚至还可能会坐牢!如果是不被关押,就说明处理的很轻,已经给留了很大的人情面子,故就有人编了一段顺口溜,唱道:
王华一敲木油梆,就得拿馍和端汤;
法规本是官府定,没有一家敢违抗。
后来,那王华还找个漂亮媳妇,不光知书达理识文断字,而且还是官宦人家地千金小姐,也就是朝廷礼部天官,杨大人的女儿名叫杨秀英,接下来,又给王华一胎生下两个儿子,一个起名叫金梁,另一个起名叫玉柱。然而就有人说:“王华憨、王华傻,这好事就偏偏让他碰上啦,也真让人不可思议!”但还有人讲:“王华头顶骑马布(女人月经布)——是走了红运!这也叫有福不在忙,无福跑断肠,天上掉馅饼,让他捡到了!”……
反正不管怎么讲,还是王华有福气走大运,故就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有好夫没好妻,要饭的娶个娇滴滴”。就在几年以后,八贤王赵德方又去苏州访子,于是,那王华便认父归宗,而后就回到了京城,还成了璐花王爷。其后半生,又享不尽地荣华富贵,这正是蒿草之中有兰草,人的前途不但看出生,有时还靠撞大运!尤其社会底层的人,也可能要出公卿!这也是最普通和简单地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