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老汉捕鱼网肉蛋 最终倒霉又遭殃-第2/5页



    凡老年人和成年人一般都有深刻体会,因为人们大都经过了,生儿育女和抚养孩子的任务,然而这件事又不是,一劳永逸很简单,也是一项复杂麻烦事。再说人们一生也很辛苦,又不只是麻烦一阵子,而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坚持!甚至,还会使家庭受到较大地拖累。尤其是,小孩子在两三岁以前,这时候也属于婴幼儿时期,小孩一般都爱出毛病,相生病招灾就是常有事。比如感冒咳噪,遇冷受凉会发烧,厌食积食受惊吓,一旦照顾不周就会出疾患,有了病则不吃不喝,又哭又闹磨缠人。

    如果家中富裕还好说,倘若是贫穷人家养孩子就比较艰难了,也可是困难重重不容易!相是穷人家的孩子有了病,无钱医治请不起医生,所以在过去有好多人家,就因为孩子有病没有钱看病吃药,使许多孩子中途就夭折了。然而,这些又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王老汉和老伴就只好细致分工,一天到晚,也都全为了孩子忙碌,他们一个在家看管,一个外出专为孩子找奶吃。就这样,也让孩子随了王家的姓,给他取名叫“王华!”老两口就专心之致地认真呵护!一心一意地把孩子抚养起来。

    冬去春来,岁月蹉跎!就甭用说老俩口有多辛苦了!为了抚养孩子长大成人,王老汉和老伴就长年累月的,一天到晚为孩子忙碌。他们还专门买了一只奶羊,老两口也成天的挤羊奶,然后就放到锅里滚一滚,烧开了再喂孩子,并且还经常做些面糊稀粥,或轰个鸡蛋配合着喂养。小王华吃得胖胖的也很少生病,老两口看着他强壮的身体,又一天天地成长起来,就别提有多高兴了!孩子虽然不是他们亲生的,可他们却视同已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转瞬间几年就过去了,如今的王华也长大了!看他的外貌虽然不傻,可是就像个哑巴一样,也从来不说话。他什么事也都懂,由于性格内向,也从不和人交流,平常就不说话,眼前已经八、九岁了,但是对于两位老人,也从未叫过一声爹和娘。一开始王老汉和老伴,既不在意也没有计较,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老两口心里就有了想法,最后也真的憋不住了。

    比如说,有时候他们就生气,并对孩子进行叱呵!可是不管怎样吵和责备他,那王华都是不吭声不说话,也不做任何反驳。这样以来,老两口也就觉得非常惝怳,心说这些年来我们费了多大的劲,一把屎一个把尿的把你拉扯大,可是你就像个傻瓜憨子,连声爹妈也不会叫,我们养你疼你有何用。看来还真不如养小鸡、小鸭、小猪、小狗!因为养鸡、养鸭能下蛋,喂头猪长大了杀吃肉,喂条狗能看家。也不论是鸡、鸭、猪、狗,只要一喊叫它们,都会摇头摆尾地叫几声,以表示顺从听话!而你可到好,就如养个木头疙瘩,光会吃不能用,连个爹妈都不知道叫,我们养你还有啥用,可说是倒心退!老俩口是越想越寒心……

    也就是说,王老汉与老伴对王华就嫌弃了,但是,又不能把他抛弃和赶出家门,两位老人苦想了一阵子后,就又想出来一个点子。于是他们便买些糖果,或做了好吃的东西,哄着孩子王华喊他们叫爹、叫妈,实际上运用的就是一种诱骗,也为软硬谦施的办法。大家都知道,小孩都嘴馋爱吃好的,而谁家的孩子都是一样,再说当父母的绝大多数人,恐怕都会争竞自己的孩子,嘴甜一些多喊叫他们几遍,说穿了就是爱听恭维话。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人,把称谓“爹妈”的言语,早已列入到“四中听”和“四不中听”里,如四中听是:“百灵叫、画眉声、撕绫缎、打茶盅、小孩子叫爹头一声!”多了一中听。四不中听是:“刷大锯、打磨锅、猫头鹰叫唤和鬼吆喝!”有点把话题扯远了,咱们再拉回来。

    却说,王老汉和老伴用糖果和好吃的,哄孩子叫爹、叫妈!起先王华说啥都不喊叫“爹娘”二字,结果,就在两位老人的一再诱惑下,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因为小孩子一般都天真可爱,反过来说随意性就很强,也谈不上有多少意志力,再说那些糖果和好吃的,又比较诱惑人!所以,那王华见了有好东西吃,一时间也就自然把持不住了。当时急得他光流口水,由于嘴馋为了吃,便先喊了一声“爹!”然后又叫了一声“妈!”结果,他这一叫就大事不好了!可谁也没有想到,却把老俩口全都叫趴下了!用现在医学方面的话讲,就是突然昏厥倒地,而且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苏醒过来!有诗为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