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克死爹娘命运惨 人要倒霉是定数-第3/5页



    人们好说:“年老人死了儿也就没有啥念想了!”袁立业和老伴的心情,都似古井之水一样,甚至,就在一段时间里连继续,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都已经没有了。换句话说,人生在世就是要熬出下辈人,小孙子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又是未来希望!老两口如果不是为了他,也一准一哩不准备再活啦!所以,一家人还得节哀顺便朝前过。尤其是玉铖的妻子苗兰,年轻轻地就失去了丈夫,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对于她来说,就如五雷击顶!她是肝肠寸断,五内俱焚!就好似扬子江中崩缆,自万丈高楼上失足一般,一天到晚就像掉了魂。

    特别在农村,只有靠种地生活的劳动人民,像袁家这样的情况,他袁玉铖就好比一根顶梁柱,一家人也离不开他!因为他正年轻少壮,是上有老、下有小,在家里也正当用。如果没有了他,老袁家就等于塌了天,所以,全家人都是万分悲痛!他的妻子苗兰又正是月子里,丈夫的死对于她来说,简直就像失舵的船!特别今后的日子又该如何过?真可说让她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就如失足惊魂。那苗氏只哭得死去活来,是左右为难也没办法!再说夫妻二人的感情也太深了,她的嗓子也哭哑了,以致于说话都发不出声来了。小两口成婚虽然没几年,但是他们恩恩爱爱,夫唱妇随,有事共同商量,相互之间,就像是一对比翼鸟,又似棒打不散的鸳鸯,始终都不离不弃分不开。

    然而,就在苗氏还没有怀孕时,一家人都着急的不得了,一天到晚,都是数星星、盼月亮,到处找人算卦,让神汉、巫婆下药,还向佛爷菩萨烧香许愿!就是为了要孩子。后来,又和别人一起去太昊陵,才在女娲娘娘那里求得一子,没成想才刚有个头生孩,丈夫玉铖就一命呜乎死去,这个事情搁到谁身上,都会很悲伤和受不了的。若用民间的话说,中年亡妻,老来丧子,则是人们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和痛苦!而当袁家发丧的这一天,也就全乱套了!可以说他们全家人,无论是大人小孩,都是哭得死去活来。尤其是,袁立业和他老伴老俩口,与其说,心里尽如五味杂尘,根本不知道心中是个啥滋味,到不如讲,精神早就垮塌麻木了,他们都是欲哭无泪,其悲痛和伤心也真难以言表……

    前面说过,儿子玉铖一死,袁立业和老伴简直都不想活了,老两口的心情简直就像,冷水浇头怀抱冰,沸汤泼脸火燎心一样!就只想死不想活了。人人都怕老来丧子,但是谁也没有办法!因为人死了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得朝前看,老两口为了小孙子,也就是袁家的下辈人,就得短处不看长处看。换而言之,就是一切要从大局着研!他们还得硬着头皮,在非常艰辛难熬的路上,必须咬牙硬撑着往前走,那就是要坚持活下去。如果用个比喻说法,那袁立业和他老伴,得像癞蛤蟆趴在热鏊子上,还得臌起肚子撑!而老两口还得替儿子玉诚,继续操养他们袁家的后代人。

    他们的儿媳妇苗氏更得有山靠山,无山自担!所以,那苗氏虽然一天到晚,都是以泪水洗面,甚至夜不能寐,寝食难安,且还得硬撑下去。因为一家人都要生存,公爹和婆母也已经年迈,可说是上有老下有小,赡养老人管教孩子,她不光要操持家务,而且地里的农活也得干。这一切负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这对于乡下农村,一个妇道人家来讲,也确实有些太难为她了,故而,她一天到晚都是忧心忡忡。

    由于那苗兰白天需要下地劳动,回来后还要伺候公爹、婆母和孩子,特别是一到晚上,等哄着孩子睡了觉,她还要纺棉花织布,经常一熬就是大半夜。待到睡下了又想起了丈夫,则就整夜地失眠,她们小两口虽然成婚没几年,日子也过得比较艰苦困窘,但他们男耕女织,夫唱妇随,两人感情却非常好,也从来未红过脸。再说年轻人一起相处,日子一久就难搁难舍,难分难离,好像谁都离不开谁,恐怕这也是自然现象!与其说是如胶似漆,如糖似蜜,到不如讲,一般恩爱夫妻都是这样。那么,她丈夫玉铖生前活着时的影子,以及那难忘的音容笑貌,简直就像挥之不去的梦魇,整天都在妻子苗兰的脑子里晃来晃去。所以她的精神状况就不好,从一开始的思想压抑,直至不久便患上了抑郁症,后来又变成了精神分裂,直到最终就患了精神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