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老袁家喜得贵子 麒麟投胎到凡间



    却说那心底善良的李大娘见袁立业不进去,她起床后只上了下茅房,就立码随袁立业出了家门。如今,又正值寒冬腊月,虽然没下雨雪,可外面也是天寒地冻比较寒冷,特别一到夜里气温又比较低。再加上刮点小西北风一吹到人脸上,就像是用刀子割一样,只感到火辣辣地疼痛,哪怕衣服穿得很厚实,都觉得身上没温气有些冷。由于还没有进入腊月中旬,下半夜也没有月亮,又加上是半阴子天,野外到处是一片漆黑,错不了他们都路熟也摸不丢,不然的话还真难辩别东西南北。那李大娘跟随袁老汉出了家门,袁老汉在头前领路,李大娘紧跟在后,两位老人慌慌张张,不多一时便来到了小辛庄。

    前边说过,他们袁家住在村东头,院落座北朝南很平常,正房三间指的是堂屋,偏房三间是东屋,袁立业和老伴住在堂屋里,东屋靠北面两间是儿子媳妇住的,南头一间支锅灶为厨房,堂屋山东头上是侧所。由于村子里人口不多,满打满算只有二十几个锅灶,所以,村庄名子叫的就很名符其实,而村里只有一条路,也是从庄东到庄西,又称为是东西街,他们袁家就住在最东头的路北里。门前就是大路,右边有邻居的房舍,而左边即是野外庄稼地!反正穷人也不怕贼偷,周围的院墙也不高,可说就连大门都安,只是个敞口子院子,有道是:

    穷人历来不怕鬼,家中贫穷少事非;

    窃贼光顾也生气,想偷没有啥东西。

    请来的接生婆李大娘随袁立业来到袁家后,这时候,堂屋和东屋里都亮着灯,两位老人还没进大门,就已经感觉到院子里,好像有一种吉祥的兆头。袁老汉与接生婆李大娘,二人进了院子后便发现,东屋产房里是红光满屋,还似乎有一种芳香味自屋中飘出!袁立业就请李大娘进去,他自己却进了堂屋。因为他是老公爹,按照中原的风俗,作为长辈他是不能进儿媳妇产房的,所以也就只好到上房里,去耐心等待消息。

    却说,那接生婆李大娘进了屋后,但见苗氏正仰面躺在床上,只疼得她两手捧腹难以忍受,于是就发出了“哎哟!哎哟!”的呻吟声。李大娘看到袁玉铖在妻子一旁守住,便即刻吩咐他坐在床沿上,用两手从妻子身后搂住她,让苗氏岔开腿靠在他身上,并交待她使出全身的劲往外努。或许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清楚,通常女人生孩子时也和动物一样,特别是生第一胎又确实比较困难!一般来讲,都是因为女人的骨盆,在此以前还没有开合过。然而苗氏也不例外,她这回也是初次生产,由于骨骼为原生态,所以,在生婴儿时就比较吃力,换句话讲就是很痛苦。

    咱们长话短说,也就在很有丰富经验的,接生婆李大娘的全力助产下,大约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那袁家的媳妇苗兰便产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婴儿!咋一看,孩子就好像浑身白中透红,白红相间,是个又胖、又嫩的小娃娃。是胖乎乎细皮嫩肉,则如用翡翠美玉制成,既似水墨画上的人物,又像女娲和菩萨面前的童儿,孩子赤精身子,光着屁股呱呱落地!也特别天真可爱。其实说到底就是,经过画师们的潜心创意,又耗费了很多心血,则用浓笔油彩,精心刻画,细致描绘出来的,让人一见就会产生好感。

    原来,婴儿本为男孩,只见他咧着小嘴,是“哼啊!啊呀!”地摇手蹬足,特别招人喜欢!这一下,可让袁家人全都,高兴得不以乐乎!真可说是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尤其是袁立业老两口,就更是合不拢嘴了!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也更偏爱喜欢男孩子,要讲这也是人世间,大多数人的想法。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都有一种也只有男孩子,才能够传宗接代和继承香火的意识!所以,人们一般都喜欢男孩子。他们老袁家也不例外,这几年袁立业和他老伴,也光想着、盼着让儿媳妇早点生,使他们快些抱孙子,以了却近年来一直装在胸中的心愿!恰好就把这一天等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