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贤孝儿媳传千古 夫妻二人去城里-第2/5页



    据说很久以前,在城东大约几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大李庄,村上有个年轻人名叫李善良,自幼丧父,撇下他和母亲娘俩,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李善良的母亲也费尽了千辛万苦,才把儿子拉扯大,后来,又托人给儿子说了媳妇,女方娘家姓连,过门后,那连氏也很孝顺婆母,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到是十分快活。那老太太已经年过古稀,身体又较为虚弱,可是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抱孙子,偏巧李善良和他的妻子,成婚后好多年也没有生儿育女。

    由于那连氏,已经三十好几还没有怀上孕,不光老太太心里着急,且就连小俩口都不安宁,外面的人就更是胡乱说,甚至有人怀疑,他们夫妻的家伙不好使,说不是男的无种,就是女人的为沙碱地!所以,才种不成庄稼生不了孩子。还有人给李善良起个外号,称他为“骡子,”意思是说他的阴物不好使!也许有些人不清楚,所谓骡子,就是马和驴的杂交产物!故又称马骡和驴骡。如公马与母驴交配,下出的崽就为“马骡”,与此相反,公驴母马的产出则称“驴骡!”有人说它们这属族外亲。据说,驴骡和马骡它们相配都不行,换而言之,就是骡与骡之间交配生不了崽,对此笔者不光很糊涂,而连兽医都弄不明是怎回事。

    他们李家也只有两亩多沙碱薄地,又都不是好良田,要是年成不好的话,一般都是种一葫芦打两瓢,即使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成,种庄稼也收打不了多少。若再被官府征收苛捐杂税,就基本上不剩下啥了,可说家中一年到头都是缺吃少穿,日子过的十分艰难。为了生计,农闲时李善良就只好,进城做点小买卖,以赚些钱补贴家中生活,这样,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头,家里事情就由他妻子操持。

    那连氏就同婆母一起苦熬着,由于婆母年老多病身体不好,而连氏又是个孝顺媳妇,家里生活虽然艰苦,可她勤俭持家也从无怨言。所以,连氏每天都得出去四外挖野菜,回来后用水冲洗干净了再蒸煮着吃!那怕家中就是有点米面,也只能熬成稀粥喝。就这样,婆媳们还是经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时一天也只能吃上两顿饭!原来,做为儿媳妇的连氏,每顿饭都是光给婆母捞干的,她自己只能吃些野菜和喝点稀粥汤。结果日子一常久,也不知是营养不足,还是别的原因,她婆母却一天天地消瘦起来!身体也越来越衰弱,则瘦得皮包骨头露青筋,甚至是一天不如一天。

    然而,她儿媳连氏的身体却不见有啥变化,这样以来村上的左邻右舍,就风言风语地对连氏颇有微辞!再者说有些人本就是,嘴尖舌薄爱嚼舌头,说李家的儿媳妇不孝顺,光给婆婆吃糠咽菜而自己却吃好的,像这样的儿媳妇世间少找。更有甚者,还有人说连氏虐待婆母,像穷人都是身轻言微,那连氏就是作辩解,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她是个妇道人家,在那种封建社会里,根本主没有人权地位,哪怕是冤枉委屈也活该,也没有谁会出面去为她打抱不平!这就叫:

    明摆道理讲不通,心有委屈说不清;

    连氏被冤没人管,曲直只有上天明。

    人们对李家媳妇瞎议论和闲磨牙,一开始那连氏听了,也就没有当成一回事,她心想为人需要凭良心,反正我是问心无愧,也没有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所以,她就不怕半夜三更鬼敲门。再者说,我既然没有算计婆母,又没有苦害她老人家,至于外人怎么说干脆就让他们说去,反正我也不想作争论,更没有时间和一些人闲磨牙,那连氏就只好把委屈经常憋在自己肚子里。常言说闲言碎语要人命,吐沫星子淹死人!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不但对连氏寒碜、埋汰、乱嚼舌头,甚至还有人用恶毒语言,诽谤和诅咒她。可以说,她是有理无处辩,有口说不清,心里光觉得很委屈,却又无处去发泄!所以,她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而且时间一长外人的毁誉,也让连氏难易忍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