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袁苗两家结亲眷 婚后未孕心着急-第4/5页



    众所周知,那些给人算命的先生,实际上,他们都有一套骗人的把戏,平常给人算命也是瞎胡诌,他们的骗术虽然不怎么高明,但有些人却很相信,也就和周瑜打黄盖一样,反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苗老汉就很迷信命运,如今人一老又像熟透的瓜,所以也早就没有了心劲,只不过在他的心里,还总是忘不掉妻子在临终前,对他嘱咐的一段话。原来,他的老伴在死之前曾对他说过:“妮她爹,如今我死到不足惜!但是让我最担心的一件事,则就忘不了咱们的两个女儿。我希望你能把她们姊妹俩好好地拉扯大,以后再为她们每人找个称心的好婆家!”当时他妻子讲完了这句话,也就撒手人环咽气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或许老年人都会是这样!甚至到死都在想着儿女们,恐怕这也是自然规律,要不怎说孩子本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因为当母亲的都与儿女们连着心,也正符合了“人之死,其言善,鸟之死,也哀鸣”的道理。这就是年老人爱念旧,也叫人到难处想亲朋,如今苗老汉又兀自回想起了,这段往事后就身不由己的,心酸和难过起来!同时还落下了两行老泪!……

    要说人的一生究竟为了啥?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想不清楚,或者是不愿意去想,其实说穿了还不都是,为了生活幸福,让全家人未来都有条好出路。换而言之,就是使孩子老婆一生,都能过上舒心的好日子!现在的苗老汉就正在想,心说这一回我可是完成了,任务的一大半,就单剩下二女儿的事情了。以后若要能再碰巧了,到时候我还得再为青青,找个合适的婆家才是!倘若真到了那时,我就算是完事大吉,再往后就无须操心了。而当他想到这里时,心中又是甜蜜又是高兴!其心情真可说是一阵喜悦、一阵愁!于是他便自言自语道:这一回则能让我老伴的灵魂,在九泉之下得以放心和安定了!”他一边说着,又一边擦拭着两行老泪。

    然而,谁都难以理解这位苗老汉的心情,他现在的心里,真正想的又是什么呢?却原来,这位苗老汉还在想,他这一生总是南跑北奔究竟图个啥?说到底还不就是为了,得到温饱和有个温暖的家。再者说,普天之下哪里黄土不埋人?他心说走到哪里哪是家,看来从今往后这中原睢州,也就是我老汉最好的归宿地了。与此同时,他心里还在想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从现在起,他苗老头就能够在此定居!这就叫屙屎挖茅根——两不误!所以苗老汉想着想着,便是开心地笑了。

    如果要说起来这袁、苗两家人,也都是社会最底层的穷苦百姓,他们的儿女们也就如同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两下里结亲成为了眷属,可也算是门当户对。男方的袁玉铖虽然大几岁,但他老实巴脚也能干,还非常勤奋,双方又都是穷人,两下里结合就正合适。若按照思想家和哲学家们所讲,一个人的勤劳智慧和勇敢,以及他们的开拓精神,也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同时,也与社会风尚及环境都是相互关联的,可讲这正是人类去战胜自然界的法宝!而身为种地的农民又称庄家人,他们勤劳耕作,不误农时,繁衍生息,传宗接代!也就成了他们人生中的,本质与存在价值了。

    人所共知,过去的穷人办事,一般都不怎么讲究,袁家与苗家结亲,双方也没有什么意见,他们相互也都不挑剔!所以两家的婚事经媒人,从中一说合便成了。因为农民的脑子都比较简单,办事情想问题一般都不复杂,他们认为:农家女只要爱劳动,会过日子,知道孝敬老人,能生儿育女就行。再者说,两家的儿女们也都这么大啦!像玉铖和苗兰的婚事,既然已经说成和定了下来,也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干脆趁热打铁说办就办,接下来,就让袁玉铖和兰兰拜堂成了亲,这正是:

    华北灾荒民出逃,天下处处是饿殍。

    苗家父女来睢州,遇上下雨走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