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中和四年,秋,七月,成都南门大玄楼,唐朝天子站在上面身穿冕服,神采奕奕,唐朝天子从大玄楼往下望去。

    旌旗遮天,刀枪林列,金吾卫站立左右两侧,这些金吾卫士兵腰横唐刀,手拿马槊端的是神威凛凛。

    宫廷乐师高奏雅乐,大玄楼下的士兵和百姓山呼万岁,楼上的唐朝天子露出满意的笑容。

    这一天,对于大唐帝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自乾符五年至中和四年,历时六年的黄巢起义终于被平定。

    黄巢起义使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天子弃都而逃,黄巢入长安城后大开杀戒,大量的士族门阀全部被黄巢诛杀。

    但黄巢时运不济,“大齐”军队不敌唐军节节败退,虎狼谷之战,“冲天大将军”命陨沙场。

    唐天子站在大玄楼上,满怀期待的等着一个人的出现,不一会儿太监高喊道:“武宁节度使时溥觐见。”

    唐朝天子大喜,城下时溥身穿铠甲风尘仆仆,手里端着一个黄色锦盒,锦盒里面就是“冲天大将军”黄巢的首级。

    时溥双膝跪地,双臂高举起手中的黄色锦盒,而武宁节度使时溥的后面跟着一群女子。

    这些女子最大的三十多,最小的**岁,她们身穿囚服手上脚上都绑着铁链。

    走起路来,发出“哗啦,哗啦,”的清脆声响,这些女人长相貌美,身形婀娜,但是双目不断的落泪。

    围观的百姓纷纷议论,

    太监把锦盒呈上天子,唐朝天子看一眼后喜上心头,唐朝天子微微一笑说道:“黄贼之叛,自乾符五年至今已过六年,这六年光阴里叛贼转战各州郡,残害百姓涂炭生灵,今日贼寇平定,全赖众军将士浴血奋战。”

    城下官军中闪出一人,此人曾是叛军之将,后来归降大唐,官拜宣武军节度使。姓朱名温,归降之后皇帝赐名“全忠。”

    朱全忠说道:“此次平叛大获全胜,全赖陛下圣明睿智,使得苍天护佑我大唐国运,臣等不过是顺天而行。”

    唐朝天子大笑道:“全忠爱卿真乃我大唐忠良之臣,若庙堂众臣都似全忠爱卿这般赤胆忠心,那我大唐天下定能海晏河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温带领城下军民再次山呼万岁。在这嵩呼声中夹杂着女子的哭喊,唐朝天子勃然大怒。

    望着这些女子,唐朝天子怒喊:“而等皆是朝廷勋贵子女。被敌军俘获不思自尽以保全贞洁,竟甘愿做叛贼侍妾,而今有何面目放声痛哭,即便魂入阴曹,而等有何面目去见你家先祖。”

    这群女子中,有一名二十多岁的女子抬头怒视天子,随后这名女子开口说道:“你以为我们想委身于贼吗?黄巢攻破都城的那一天,你狼狈逃窜,留下一城百姓受贼军欺凌。”

    “啪,”没等女子说完,一记响亮的耳光抽在她的脸上,女子如同芙蓉一样的脸上,马上肿起了一个红红的印记。

    血迹从女子的嘴角留了下来,那女子丝毫没有恐惧,而是继续怒骂:“叛军打来的时候,百万大军皆成虚设,而我们的父母兄弟大多数都被杀死,我们直想要活下来,但是想活着直能有这个办法。”

    “你……”大玄楼上的唐天子被气的说不出话来,那名女子继续骂道:“你说我们死后无颜面见祖宗,那你呢?荒废朝政,成日就知道舞剑打马球,天下难民遍地,你却视若无睹,你对得起天下百姓吗,可惜高祖,太宗,高宗,三帝打下来的百年基业,竟然落在你这个不孝子孙手里。”

    “马上行刑,快,马上行刑,”唐朝天子被气地不顾体统的大喊,一旁的百姓纷纷落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