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之变(三)
当夜,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重组了禁军,命司马昭携郭太后的诏令去关闭城门,又命司马师率兵占据了武库。次日清晨,命令司徒高柔持节代理大将军职事,占据了曹爽的营地;命太仆王观代理中领军职事,占据了曹羲的营地。然后向魏帝曹芳上表,禀奏曹爽的罪恶。表文中说:“老臣过去从辽东回来时,先帝诏令陛下、秦王和老臣来到御床跟前,拉着老臣的手臂,深深为后事感到忧虑。老臣说道:‘太祖、高祖也曾把后事嘱托给老臣,这是陛下亲眼所见的,没有什么可忧虑烦恼的。万一发生什么不如意的事,老臣当誓死执行您的诏令。’如今大将军曹爽,背弃了先帝的遗命,败坏废弛了国家的制度;在朝内则超越本分自比君主,在朝外则专横拔扈独揽大权;破坏了各个军营的编制,将郭国家的禁卫部队变成监视陛下、太后的私人工武装;各种重要官职,都安置他的亲信担任;皇宫的值宿卫士,也都换上了他自己的心腹;这些人相互勾结在一起,恣意妄为日甚一日。曹爽又派宦官黄门张当担任都监,侦察陛下的情况,挑拨离间陛下和太后二宫的关系,伤害陛下的骨肉之情,致使天下动荡不安,人人心怀畏惧。在这种形势下,陛下也只是暂时寄居天子之位,岂能长治久安。这绝不是先帝诏令陛下和老臣到御床前托孤的本意。臣虽然已经老朽不堪,但承诺过先帝与陛下的话怎敢忘记?太尉蒋济等人也都认为曹爽有篡夺君位之心,他们兄弟不宜再掌管部队和担任皇家侍卫,老臣已把这些意见上奏皇太后,皇太后诏令老臣按照奏章所言施行。老臣已擅自作主免去了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和兵权,让他们兄弟以侯爵的身分退职归家,不得私自逗留而延滞陛下的车驾,他们如若不从乃至犯驾,就以军法处置。老臣还擅自作主勉力支撑病体率兵驻扎在洛水浮桥,恭候陛下还都。”
司马懿起兵之时,曾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想要让大司农桓范担任中领军之职。桓范正打算接受任命,忽然府上看门的仆人来报,说大将军府的一名值宿伍长前来报信。桓范道:“快让他进来。”仆人领命去了。
片刻后,仆人领进一个盔歪甲斜的军官,这军官忙扑倒在桓范的面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道:“大司农,司马太傅已经起兵造反了,现占据了武库,请桓范大人看在同乡故旧的份上,出城给大将军送个信吧!”
桓范大惊失色,遣退那名伍长后,忙叫儿子桓斋过来商议。
桓范道:“如今司马懿用韬晦之计趁大将军与陛下祭拜先帝陵寝之际起兵谋反,他又以郭太后的名义升任为父任中领军,为父想要顺从太傅之命,你看如何?”
桓斋道:“陛下的车驾此刻就在城外,曹爽乃是大将军,要是他挟天子以令群臣,您该如何是好?司马懿鹰视狼顾,不过是个奸诈之徒,他这一病,骗过了曹爽、骗过了群臣也骗过了天下,难道就不能骗您吗?您不如从南边平昌门出城,去投奔大将军。”
桓范以拳击掌道:“也罢!”便让仆人牵了一匹马,出府向南驰去。
到了平昌城门时,城门已经关闭。见守门将领是司蕃。桓范心道:“我曾提拔过此人,量他也不敢拦我。”于是把手中的版牒向他一亮,谎称道:“陛下有诏书召我前往,请你快点开门。”
司蕃道:“原来是桓范大人,请您让下官检验一下诏书。”
桓范大声呵斥道:“你难道不是我过去手下的官吏吗?怎敢如此对我?”
司蕃无奈,只好命手下打开了城门。
桓范出得城来以后,回过头来对司蕃道:“司马太傅图谋叛逆,你还是跟我走吧!”
司蕃大吃一惊,赶忙向手下喊道:“快!快!快抓住他!”说着拔出腰间佩剑,向桓范追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