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心生恻隐 清风沾泪-第3/4页
稍闭双目,沉思后叹了口气,无可奈何讲道:“原本觉得,称作鬼的都是披头罗刹,骇人骷髅之类,遇上非死即残,如今有不会伤人的,还是自家亲人所化,实在难以言表。”朝门前一观,再道:“爱妃,皇儿,朕不清楚你们在哪,但希望即便在阴间,你们也能好好生活,倘若有缘再见,朕一定加万分好的待你们,还望今后,你们好自为之。”
“谢陛下关心。”郭氏行礼道,赵祐也立刻作稽礼道:“谢父皇牵挂,将来儿臣若再得机缘,定来探望。”
“好,好。”赵恒答应道,“下次同你弟兄几个一起,好好团聚。”
“好,若他们也能接纳个死人兄弟的话。”赵祐笑眯眯道,虽然亲爹看不到。
“嘿,及时打趣这点还真不像朕。”
本来也觉得你们很是不像。
阴风腹诽一句,清清口道:“时候快到了,我也不便久留,在此别过,望陛下谅解。”
“承蒙姑娘此次助力,请问在何处居住,朕定要重谢一番。”
“谢就不必了,我也不是为此而来。”正要动身离开,却听见:“什么人在殿内?”转眼间一队禁军冲进殿里,团团紧围。
“怎么回事?”赵恒对突然赶到的人满是不解。
“哪里的贼人,胆敢挟持陛下进宫行窃,还不快束手就缚?”一路跟随的宫人喝道。
“行窃?我何时行窃了?”阴风听的一头雾水。
“如今人赃并获你还敢狡辩!快放开陛下和佛宝!”
佛宝?阴风转眼一瞧,金匣子还在手里,深更半夜让人瞧见这些举动,难免惹出误会。即便有皇上作证,恐怕也要被人叫去刨根问底一番,实在麻烦。
“陛下,恕我失礼了。”阴风说道,将匣子朝其一丢,纵身一跃到房梁上,跑了。
“快追,别让她逃走了。”
一场混乱之余,赵恒捧着手中的匣子,月前一个场景涌入脑海:
崇政殿,内室。
“陛下,王大人到了。”带路宫人道。
“召他进来。”
“是。”进屋后,王钦若行大礼毕,问赵恒:“臣观陛下神色不佳,可是有琐事未结?”
“没什么,就是前几日的突如其来的凶兆,让人忧心几分。”赵恒道。
“陛下何须为此发愁?说不定是宫外有人行不法之事,让老天看到,报应也就送到了,未必危及国运呢。”
“这也难说,与北境的战事虽停数年,到底留有隐患,先皇在世时,太希望将幽燕那十六处收回来了,可还是~~”
听到此处,王钦若冷汗直冒,悔不该当初讨一时之快贬寇准,反到伤了皇上的脸面,若是因此被“翻旧账”......
“臣愿为陛下解忧,适才倒有两个办法可以一试,不知陛下想听哪种?”
“卿既然有主意但讲无妨,”赵恒道,“第一种是什么?”
“便是效仿太宗当年征辽,派军收回幽州诸地,一雪前耻。”
“你要朕废除盟约?”赵恒惊叹,“这绝不可,连年征战民众早已叫苦不堪,再起战事不仅朕不光彩,社稷亦太平不得。万一再战败,恐怕江山难保再久了。”
“陛下莫要心急,这不过是臣的一个想法,您不用也无妨,或许另一个更好用呢。”
“那第二种是~~”
“臣记得当年太史公著《史记》有提到‘登封报天,降禅除地’,秦皇汉武等绝世君主都曾入鲁地,登东岳告上苍功勋。臣认为,陛下何不入鲁举行封禅大典,一来可向四海告知我大宋天朝正位,二来也可彰显陛下洪德齐天,以更好稳定民心。陛下可愿行此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