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雾作诡 先辈逞凶



    济阴,定陶镇。

    几番日月轮转,山川越往,一行人终行至目的地,墨归尘下车后,一时慨叹:“好去处到了。”

    “老主人,什么好去处?”万侣一边问道。

    “就是这里。”墨归尘边走边讲。

    “这里有何好?请您详述。”万佼也问道。

    “据说当年这里是上古尧帝受封之国度,时人在此地丘陵处特制陶器而得名陶丘,历经夏商两朝声名不减,后来周武王得四方人心,神州八百路诸侯愿举其为天下之主,同时有太公姜尚领太上元始天尊敕令,执掌封神榜,辅佐周天子成大业。事毕周天子裂土封疆,太公有大功,策封齐侯,列于五侯九伯之上,而陶丘定为曹国都城,封于武王弟叔振铎,同附庸周王室。如此来看,此地难道不好?”

    “原来是这样,婢子受教了。”万侣万佼齐道。

    “想不到你还懂这些先贤美誉呢。”盗铭感慨道。

    “这其实不算什么,再后来此地的鲁君子同样是令人仰慕,事迹叫人广泛赞扬。否则如何能作得《左传》?”郭宸道。

    “一个个的脑子真好。”盗铭道,“记得在老学究府上借住时,他总是讲儒家至圣与贤德弟子们的事,有个和颜渊德行齐名却早逝的叫冉~冉~”

    “郓侯冉耕,”墨归尘道,“是武王十弟冉季载的后裔,为人正派,深得孔子器重,惜后患恶疾辞世。”

    “对,实在想不到为什么这么多贤德高士活不长久,莫非真是天妒英才?”

    “天意可不是你批评或质疑就能改变的,世事无常,殊难预料。”

    “别人这么说可信,你说......”郭宸话中带骨,却未道明:“算了,现在讲这些也不是话,你不如先去济渎庙,看清到底有何端倪再谈此类闲情吧!”

    “我正要这么说,一起走吧。”正要起步,忽地窜出一小兽挡路,几人俯观:此兽体形小巧,四肢健硕有力,行动敏捷,头圆耳尖,双目有神,鼻头砖红,皮毛硬短,身细尾长,竟是只狸花猫。

    “你为何要拦路?”墨归尘问着,猫不回话,一缕神识闪过,朝北行去。

    “我说,它要干什么?”盗铭道。

    “它要我们跟它走。”

    “你能肯定?”

    “确定,神识听到的无错,它是神使。”

    “既然向导送上门了,走就是了。”

    几人继续上路,只记人言:闻道家庙上知祥,议标相款表心肠。当年尧帝游居所,欲看鸿鹄飞霓裳。反观炉风焚香中,诸门处遇谁可况?仿山遗有先人祠,王坛受命万民仰。冉子朱公述事著,吴子楚裔谋兵强。陈词难说道曲直,唯明山河生乱殃。圣人言训立身教,但持赤心相随往。

    到了庙里,猫跑向贔屃碑座消失不见,众人诧异,盗铭上前摸了摸石碑,问:“邪门,它怎么不见了?”

    “也许它有什么贴身法宝,或者有人帮它‘开门’了,”墨归尘道,“不过看情形,我们被拒了。”

    “真是怪了,领人来又不见人,是何道理?”

    “也许是想见的并非所有人,而是其中一个。”郭宸道。

    “只见一个人?”盗铭问着,又看向墨归尘,“是你?那个神明只想见你?”

    “或许吧,只是不知,究竟是谁要见我?”

    “这还不简单?看庙里供的谁不就知道了。”

    “你如何肯定就是这里的神祗要见我?”

    “难道不是?”又望向正殿,当中有一尊塑像,棱角分明,栩栩如生,“话说,这里供奉的神祗不是罪人吗?他能护佑一方平安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