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孝感动天 以身试法-第2/4页
“我也不能确定,但是记得小宋说过,你在天姥山受过高人指点,怕是那时便知晓了自己的神仙身份,对吧?”
“不错,当时老朽投胎生母为千年白蛇精,她本与我凡间生父有前世情缘,为报答恩情甘愿舍自身道行不成仙,也要护住家人的幸福生活,真诚待人,悬壶济世,只身犯险,在所不惜,实在高尚可敬。可惜当时时局不稳,不少妖孽伴着**横行乡里,一位得道僧人看出母亲本相,错判罪责引出两者矛盾,致使母亲做出更大罪孽,困于**塔下,被囚前父亲出于忏悔请愿出家受过,将我托付给姑母姑丈一家,等待将来家人团聚之日。”
“听着令人感动,可也没说到关键,你到底是受了谁的指点?”贪狼问道。
“是母亲的老师骊山老母。当时王仙芝,黄巢等人不满朝廷,揭竿而起,战火从中原一直波及到江浙,姑丈他们只好举家远走,认为仙家地界不会有人攻打,因此躲到神仙居避难。渐近神仙简寂居不久,骊山老母同观音大士等来赏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然后发现了我们。”
“果然,外人讲述的情况总会和实际有出处。”贪狼道,“那后来怎么样了?”
“记得那天,还是虚空伴月,风行接霜......”
时间回溯百年以前。
“何人在此?出来一叙。”老母发现了外界来者,下观道。
“小人李公甫,同妻小家眷见过诸位神仙。”当家人带亲属服侍们拜见诸仙,好不虔诚。
“无须多礼,起来吧。”话音落下,却无一人起身。
“你们这是何意?”老母问道。
“神人在上,小人斗胆向神人们提个请求,还望恩准。”
“但说无妨。”
“小人妻弟本是心善之人,并无作恶之举,如今却遭骨肉分离之苦,贤妻被压塔底受难,娇儿不能膝下承欢,自己只好遁入空门求告佛爷护佑家人。如今又值匪徒猖獗,伤民乱纪,小人只好携家带口离乡逃生。本无意搅扰仙家,不想今日得见神人,想必上天也不忍众生受苦,发慈悲之心救这方黎民百姓,还望神人可怜我等,多施善报,也好教我妻弟一家脱离苦海,骨肉团聚。”
老母沉思片刻,道:“平安谦和儿郎意,海晏河清臣子情。”
“神人说什么?”李公甫妻许娇容问道。
“将来自有人能救芸芸众生,却不是本座。救你幼弟弟媳的也是另有能人,同样不是本座。”
“那是何人?”
“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是你家侄儿许仕林。”
“仕林?”许娇容瞧了瞧身旁男孩,又问:“神人不是说笑吧?他还是个孩子,虽说多少知书达理,又如何承担这等大任?”
“他可以,因为他有天赐神谕。”
“这是~~真的?”李家夫妇还在诧异中,仕林开口:
“若能救得父母脱离苦海,仕林在所不辞,只是还请神人明示,我到底何来天赐,怎得神谕?”
“这都因你是上方文曲星降世托生,识文察理,辨曲论直皆胜于常人,上天有言:‘待文曲星金榜题名之日,就是白素贞出塔之时’。若想一家团圆,全靠你能否至情至孝,敦寻善果?”
“是这样?”许仕林道,“当真要等这么久,我才能和父母团聚?”
“素贞为一人私事,引水淹金山寺,已是引起公愤,受难者怨声载道,本座虽对她有传道之恩,大士又同她渡化之缘,却都无权免她罪责。倘若要救下她,只能由她的后人,也就是你来完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