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三川塬-第3/9页



    三川塬则不然,别说结丹大佬不会在此落足,便是假丹高手也是没有的,因为这里撑不起他们的心胸。

    便是筑基后期修士,也是寥寥,因为但凡对结丹还抱有指望的,都不会在此消磨时光,这里没有他们想要的前路。

    不过,与之相对的,筑基初期、筑基中期的修士数量却一点都不比其他二阶灵脉少,甚至还要更多一些。

    这和三川塬的特色有关——作为一个二阶灵脉,三川塬当然有其独到之处,不可能真的一无是处。

    许是天道的一种平衡补偿,有所失便有所得。

    独特的山川地貌,造就了独特的三川塬。

    身为一座二阶灵脉,这里几乎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有特色的灵材灵矿,无论是一阶还是二阶。

    但另一方面,幅员六百余里的三川塬,却有着最肥沃的土壤,最雄浑的地力,非常适合开辟大面积的灵田药园。

    但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解决水的问题——不是普通的灌溉凡水,而是蕴含相应灵气品质的灵泉灵水。

    这在无水的三川塬,解决办法就只能借助于法术。

    一阶的小**术,二阶的**术,唤来蕴含灵气的甘霖。

    有很多不善争斗的修士会选择来三川塬当一名修行农夫。

    修为低的,加入一个势力,每日用微薄的法力提供几滴雨露,赚些少得可怜的灵石灵米;

    修为高的,选择就更多。

    据孟周了解,青玄域内有不少筑基散修都有来三川塬种田的经历,虽然效率低,但这却是没有根基背景的筑基散修积累灵石最安全稳妥的一种方法。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方法的收益太过低效,绝大多数筑基散修在赚到第一桶金后,都会离开三川塬,去谋取更好的发展。

    因为这种频繁的来来去去,对待外来筑基修士,三川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只要不主动参与进更深的利益及权力的博弈之中,安分的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任何人或势力会主动与一位筑基种田人为难。

    也并不会真的很关心他是谁,打哪来,到哪去。

    这些因素,都是三川塬吸引孟周的一点。

    ……

    三川塬在青林坊西北方向,距离有五万里左右。

    好在沿途除了一座幅员近千里的二阶煞脉需要注意一下,其他区域对他来说全都是坦途。

    为了赶在下一次修炼之前赶到三川塬,孟周为自己的这趟旅程作了一番周全的设计。

    每天,他会消耗两颗中品灵石,施展宗师级飞遁术赶路,这就是五千里。

    而他每日因此消耗的时间,却还不到一个小时。

    “这样的极速,已经超越了前世绝大多数战斗机的速度,唯一的问题我现在的法力无法支撑我长时间使用它,只能用烧灵石来换里程。”

    而其他时间,则是孟周用强横的二阶炼体施展一些武道轻功方面的技法,达到接近三百里每小时的时速。

    这个速度也不算慢了。

    前世,哪怕在规格最高、最安全的路段,孟周都没有将时速飙到一百五十公里以上的记录。

    那会让他有种彻底失控的慌乱感。

    而现在,他仅仅凭借肉身就达到了这样一种和飞也差不多的感觉。

    而且,他的持续时间是非常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