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郑烁走货-第2/3页
郑烁在昌吉茶楼听了半天书,果如所料,自己想要的武道方面消息是一点也没打听到。将将到了中午,只得无奈起身。想到昨天还相约郑德忠到饭庄吃酒。当即走出茶楼,向永和饭庄行去。
走进饭庄,与刘掌柜笑谈了几句。得知郑德忠已在三楼等了有一会,他慌忙向三楼行去。
还是昨天的雅间,郑烁再次拜谢了郑德忠昨天的引荐之事。
两兄弟相对而坐,谈天说地笑声不断。郑烁两世为人,算是有些见识,也能勉强跟得上话。又感觉郑德忠性格豪爽就有心结交,随谈笑不羁,并说了上一世的一些奇闻异事,更是不停劝酒。
郑德忠今天正好沐休,本就闲着无事,见兄弟热情也就放的开。不知不觉两人就有了七八分醉意。
有了醉意,就说的有些多。其间郑德忠得知,郑烁将要成为永和饭庄的东家,吃了一大惊,又好生羡慕一通。
酒足饭饱,两兄弟相互话别,又相约改天再聚,就散了酒席各自归家。
其后几天,郑烁每天往来与茶楼酒肆之间,又在自家饭庄打听消息。
不出所料,对于丰县这座相对安逸的小县城来说,武道消息着实匮乏。几乎没有打听到任何有用的信息,更是再没见到有那动武之人。除了一些道听途说的玄奇故事,再无所得。
郑烁很是失望,好在每天不停蕴养飞针,使得飞针更加随心所欲,这才心情稍好。只是用尽了方法威力也不见增大,有些遗憾。
间或找了郑德忠吃酒,谈天说地打听消息。郑德忠虽是对于武道所知甚少,但性格豪爽喜交朋友。一来二去,交往日久,郑烁又是用心结交,两人关系倒是愈加密切。
郑家大院。
这天晚上,一家人在一起谈笑用饭。
见气氛颇好,方梅突然道:“新县付家老二来话,说是有海商临时要货,让咱家再送三车茶叶过去。算着时间,志商怕是还要几天才能回来。本来我安排了铺里老钟去送,但寻思着没个贴心人过去怕是不太合适。”
新县也属河州管辖,紧邻丰县。出了县城,向南走几十里地就到了两县交界。再向南走个二十几里,就能到新县县城。套上牛车,若是走得快些,一天就能打个来回。
新县付家以经营海货为主,和海商关系很硬。偶尔在郑家进些茶叶发往海外,每年量不小,也算是大客户。
上首老太太听罢方梅这话,想了想笑道:“那就让烁哥儿去涨涨见识。看他最近气色越来越好,正该出门逛逛。”
又道:“让前院王家老大跟着,路上也有个照应。”
方梅笑着回道:“母亲说的是,眼瞅着烁哥儿也大了,出门涨涨本事,也好给他父亲做个帮手。”说着,笑嘻嘻的望着郑烁。
郑烁听得心中欢喜,他早就有心出门见识一番,忙笑着应下。
方梅见郑烁应了,就和老太太商定第二天就安排送货。
次日,天气晴好。方梅起个大早,拉着郑烁是好一通交代,郑烁不迭声的应承着。
吃过早饭,前院王忠套上牛车,等郑烁在身侧坐好就直奔永和街自家商铺。
到自家茶铺时,门口已经停着两辆牛车,铺里老钟正带着四五个伙计把仓库里打包好的茶叶往车上装。
伙计老钟,三四十岁年纪,中等身材。在郑家茶铺已有十多年,是个实在人。
兼且此人能说会道脑子灵活,就做了茶铺的掌柜。因以前经常跟着主家走货,套路熟悉,新县付家也去过几次,所以这次方梅就安排了他带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