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强敌-第2/3页
黄帝越听越心惊胆战,这诸葛恪未免太神乎其神了,他看出诸葛恪的年纪,不过二十有为,秦霜镇守边关,他才十几岁,把秦霜了解的这般透彻,这不是书上就有的。
“现今,大夏岌岌可危,启皇帝若想启用秦霜,怕是有心无力了。”
“这是为何?”黄帝想知道原因。
“不为何,只因,这秦霜祖辈,就是老百姓出生,没有世袭存在,能达到这般高度,可想而知,秦霜那一辈付出了多少,才取得大夏历代皇帝信任。
秦霜忠于朝廷,朝廷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负他,纵使他如何爱国,一身忠心不得认可,秦霜就算不说,他手下的士兵,就忍得下。
还有,秦霜此次回京,看到启的惨无人道的事,他还有心为启皇帝卖命吗?”
“难道不会?”在黄帝眼中,秦霜忠于朝廷,忠于启皇帝,不可能不做一个为国捐躯的英雄。
“主公,若是启皇帝还有一丝皇帝之命,秦霜必定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夏流尽最后的血液。现在的启皇帝,没有人性存在,有的恐怕是比兽性还要恐怕的野性,这样的帝皇,秦霜哪怕选择愚忠,他身边的能臣武将,也不会答应的。毕竟谁无亲人血脉,为大夏出生入死,换来的却是流离失所的家,这样的君王,秦霜愿意愚忠,他的手下也必要他反启。”
秦霜确实没有反朝廷之心,奈何启皇帝昏庸无道,残害忠良,他手下的士兵,有多少不是底层出身的,如果不是没有饭吃,怎肯参军。那是随时命丧黄泉的路,有多少人愿意走这一条路,都是被逼无奈的。
秦霜的军队日夜赶往灵州,为了取得灵州,众谋士没有休息,只要灵州得到,那他们就是从龙功臣,那是光宗耀祖的事,现在吃的苦,不算什么。
“先生,难道你与秦霜是好友,为何如此了解秦霜此人。”黄帝听闻诸葛恪的一席话,对诸葛恪有些怀疑。
“主公,非也非也,我与秦霜素未谋面,谈何为好友。秦霜为大夏大元帅,恪不过略读一些私书,加以推断,料想秦霜的为人处世罢了,略知一二而已。”诸葛恪微笑,手中的扇子,加快了一下摇动的速度。
黄帝没有看出诸葛恪的扇子的动作,心悦诚服的听明白了。
此时,诸葛恪的后背,有一丝汗湿。秋风袭满屋,诸葛恪喝了一口茶水,平复内心。
“先生,未见其人,却之其人之心,果然是大才之人,在下万分钦佩。”黄帝起身,再次一拜诸葛恪,内心真真正正的认可诸葛恪的才能。
诸葛恪此次没有阻止,他欣然接受这一拜。受此一拜,诸葛恪心知,道路没有回头了。
“难得主公厚爱,恪助主公得取灵州,不费一兵一卒,灵州就是主公的囊中之物。”诸葛恪看了一眼自家茅屋,喝了最后一口自家门前的水。道出黄帝日夜梦求的灵州,不要一兵一卒的豪言壮语。
“若先生能取得灵州,先生就是我的军师,除我之外,先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师了。”黄帝许出最贵的承诺。
在眼里,诸葛恪真的取得灵州,那他的大业就近在咫尺了,封个军师无所谓,要的就是这样的谋士,为他夺天下。
“主公,这万万不可啊!”诸葛恪未出茅庐,先定一册,就封军师,若被黄帝身边谋士听闻,日后不可避免麻烦连连。
“先生若取得灵州,我身边能臣武将必不会多说先生,仅有自愧不如,先生不必推迟,灵州一得,先生就是军师了。”对于能人,黄帝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会如此放权。
未见诸葛恪时,他就四处了解诸葛恪的为人处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山村村夫,每日阅读群书,弹琴雅趣,有心出山,奈何明主难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