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第2/5页
阿雪早已显得昏昏欲睡,在明澄讲话的时候已经躺在明理腿上了;现在听他讲完,反而是睁开了眼,问他还要讲些什么,令他继续讲下去。
“你最后得出的结论和你之前所说的为之解释没一点关系啊,反而像是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有点耍人的味道,要是老师看见了这样的文章一定要被批流水账吧。我只从里面听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道理,那就是万物的寿命到底有没有限度这一说法。我觉得人为定义的只不过是根据环境等因素去减免或增加被评价者的寿命,是脱离了被评价者本质的,也就是基因上的。可就是本质或基因上的是人为看不见的,但值得肯定的是人为评价的是公正的,是根据鲜活再到冷冰冰时刻做出定义的。人的寿命平均值也是一样的,不会存在先死夭折而就否认他作为评价的数据,也不会因为后死如此这般。”
“就为了阿雪能忘却鬼怪侵扰再做些话语言说吧,免得一人在房间和鬼怪玩些恐惧的游戏。人到底有多少寿命,黄帝是活了一百多岁的吧。好似这些圣人都活了那么久,尧舜禹这些人都挺高寿的。有趣的是,他们那时平均年龄可能达不到四十,当然这是因为战争与疾病原因,也不否认,可这样的平均值就显得很随意了,也没多少可以值得为长寿做出的贡献依据。如何能长寿呢,内经里面说的大部分话都是教我们养生,无不是教我们长寿。内经提倡做到阴阳平衡,保证人体需要的营养的同时,即不是上火也不是像受寒那样造成‘涌泻’,也就是保证起码的不会在寻常生活中随意吃些什么就‘升降浮沉’;还一个就是保证好心情,在动气时会伤了肝等等,这些也没啥好讲的,就像阿雪你时常发脾气,经常会感觉吃不下饭吧,那是你的‘气’已经饱了。心情也是影响阴阳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会像食物那样造成‘酸苦涌泄、辛甘发散’,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女人月事时会很忧郁时而又很暴躁,是因为造血的肝,跟不上流失的血液,然后就显得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如林黛玉那般的样子;暴躁的人呢,虽然不能用这个理论去解释,但也可以用内经的‘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做类比,一个国家没了出谋划策的人物,又怎么能控制士兵的刀刃去砍杀敌人呢,只会像疯了一样见人就砍。这也就是为何有两种现象,只不过是事物发展到某个地步时会显现出相应的现象而已。阿雪你就很好,身体好得很呢,时常见你,你都是一副想打架的姿势,一看就是气血足——喂,她睡着了没?“
阿雪听到叫唤声,从明理腿上抬起了头,还没等明澄再重复问睡了没,她就说“在听呢,继续讲,还没睡”,说完又将头砸在了明理的大腿上。
“你这说的怎么有点胡说八道的样子,但也做不出言语的反驳啊,好在我这些书读了,不然就以为是真理了。”
“哈哈,正是因为我们都懂,我才会去这样解释啊,这是属于我们之间的话语,不就和说心里话一样吗,不管怎样说,都能明白想要表达的意义,只不过所用的修辞手法不一样而已;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读过这些书,那我怕是按部就班他人也听不懂啊,且还要被骂个迂腐不懂变通。就算是要讲解给他人明白,又岂是三五百句言语解释得通的呢,尽管怎么去言语,还不就是只能给他人留下个他人最愿听的解释。想要了解清楚,还是要靠个人去细品,也正是细品过后懂了的人才会明白有些大白话的解释根本是难以诠释本意,反而令其失去了‘不器’的活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哪里是现代‘板上钉钉’的言语能解释得通的啊。有句话说的是什么、劝人不要干什么的,哎,反正就是长辈告诫、劝诫别人不要犯错或少走弯路——这种话说了就是没意义的,别人没经历过也没见识过,又怎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呢。把这话听进去的人,固然不是因为这话会使得他不会犯错,而是他会愿意接受他人话的那份进取心而避免他自身犯错的。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很多人都说不要去读过于远古的书籍,这样会使人变得迂腐,变得愚蠢,其实说出这话的人是真正读过的,因为他们能明白其中给人带来的思想改变,所以不过于建议全民为之阅读,毕竟发现太多弊端会使人内心发生不平衡嘛,难免会有一天造反。这些话其实是说给没读过这些书的人听的,如果真正读了,哪里会去贬低书籍呢,正是因为他们从书籍学到的智慧预料到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但不能证明大家都读会有什么好处。东周时候有个给齐国君主驾车且还是造车的工匠,你一定也知道,就没必要细节的说了,这也是因为你懂的原因;若是不懂的人,那还不得翻找着《春秋》《国语》等书,且还手中拿着利刃指着我,口中必然道着‘一定要确定是造车的还是驾车的,不然会教坏后人。你能将就这般事,我可不能,我还要确定这件事发生在哪年哪月,还要转换成阳历来算,最后再把当天的空气湿度测算出来,辩证是阴天还是阳天’。这样的人才称为迂腐与愚蠢,又怎么能和圣人口中的‘迂腐、愚蠢’的仁义之人相提并论呢,正如齐衣冠而死的子路,或石蜡这样大义灭亲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