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疾风骤雨 拔刀相助



    孟凡知是林晚晴在敲打自己,岂敢再做声。

    一旁的岑飞燕见了,倒也与林晚晴颇有默契,没有替他说话,全当自己是个局外人,谁也不偏袒。

    几人行了数日,几人便到了黄河渡口,自此顺流而下,便可直达京都大梁。

    幽朝定都大梁,与北宋首都汴梁的地理方位基本一致,仅是换了一个称谓。大梁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耕文明发达。

    黄河自古有“铁头铜尾豆腐腰”之说,而大梁正好处于黄河“豆腐腰”最脆弱的位置。黄河流经大梁时,由于泥沙大量沉积,河床已高出地平面,形成了地上“悬河”。

    四人雇了一艘客船,结算了车夫银两之后,便改走了水路。初时,几人还很兴奋,原因是经历了一路的马车颠簸,改换水路,屁股终于可以解放了。

    从船舱内望去,只见江面辽阔、水波浩渺,远处白帆点点、来往不绝,令人看得心旷神怡。

    但好景不长,黄昏之际,江上忽然狂风大作。他们雇的是个五十几岁的老船夫,大半辈子生活在水上,对着黄河水文、气象自是了如指掌,不由得警惕起来,“糟了,黄风起、夜沉船,今晚怕是要起大浪了!”

    “老船家,你说今晚会有大浪?”孟凡问道。

    “是喽。”

    “那我们得赶紧靠岸,等风浪过去了再走才是啊。”

    “客官有所不知,这里距离下个渡口还有几十里,沿途没有下锚的地方,为今之计,只能碰碰运气,抢在黄龙到来前,赶到下一个渡口。”

    听老船夫这么一说,众人都不由得把心提了起来。

    见林晚晴面色不太好,孟凡安慰道:“夫人莫慌,老船家经验丰富,应该不会出事的。”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客船星夜兼程,夜色中,江门上掀起了山峰一般的浪,船身剧烈晃动起来了。“哗哗”的剧响和那呼啸的风,合成一种令人害怕的冥音。

    外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黑暗和那些凄厉的声响主宰了这茫茫的江面。

    “几位客官,你们可千万要坐稳了,还有两三里,我们就能到渡口,那时黄龙就是来了,也不用怕了!”老船家拼命地稳住风帆,声嘶力竭地喊道。

    而船舱里林晚晴和双儿早已哆嗦了起来,两人紧紧靠在一起,双目紧闭,根本不敢抬眼。

    孟凡也深感不妙,让岑飞燕在舱内照顾两女,自己则到了甲板上,与那老船家一同驾驭风帆。突然,几个大浪袭来,孟凡衣裳尽湿,人也险些被冲走,幸好抓住了一跟桅杆,才没有落水。

    “客官抓稳了,前方渔火星点之处便是渡口,到那我们就安全了!”老船家喊道。

    孟凡见胜利就在前方,也不由得松了口气。又经过几个浪头,渔火便已到近前。孟凡大喜,笑道:“快看,我们到了。”

    “双儿,快快收拾好包袱,咱们立刻上岸。”孟凡喊道。

    这时,船舱内的林晚晴等人也面露喜色,想这一趟水路也算是劫后余生,且多亏了孟凡不顾安危护她们周全,不免对他又多了些许感激。

    双儿麻利地收拾好随身行李,与岑飞燕一同护在林晚晴左右。三人此时也顾不得外面的疾风骤雨,一齐到了甲板上。眼见船就要靠岸,忽的一个巨浪拍来,背着包袱的双儿脚下一滑,瞬间倒地,而此时船也摇摆起来,她根本站不起来。

    “双儿!”林晚晴大骇。

    然而凶险还在后头,这浪头着实猛烈,加之靠近岸边有回头浪,船身左右摇摆,双儿没有可以抓住的东西,眨眼间已经滑到了船沿上,落水只在瞬息之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