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南中之乱-第2/2页





    柯郡、越郡、益州郡、建宁郡四郡同时举兵造反。

    南中大乱。

    消息传到成都,诸葛亮一面向长安汇报,一面紧急召集人手,调兵遣将,准备南征。

    益州其实还有许多将领:严颜、李严、吴懿、泠苞……

    但诸葛亮更喜欢用年轻将领,也许是正史中诸葛亮对年轻一代的培养不够导致蜀汉政权后期人才凋零,青黄不接。但因刘琦而改变了宿命的他反而更注重对年轻人的使用。

    也许是因为他自己本就很年轻。

    费作为他的副手,被他留在了成都,替他坐镇。颜严留守!

    诸葛亮亲自统兵,点兵五万南下。关平、李严为帐前大将,沙摩柯、杨朋及五溪飞虎营为先锋。泠苞、张殷等将相随,调李恢随军打理大军补给。

    这个张殷,便是诸葛亮到益州后继关平后提拔的又一个年轻将领。

    他是蜀中名将张任的儿子,武艺超群,又熟读经纶。

    当年刘璋投降,张任留下家小在成都,只身以家将的身份随刘璋去了长安。

    刘琦怎会放着这么一个人才不用,任其为一家将?

    等刘璋慢慢熟悉了长安的生活,接受了刘琦的冶世理验后,便再次到刘璋府上请张任为将。

    时间长了,张任当年的忠心在刘璋的引导下变成了对大汉的忠心。

    想开了,便坦然了。

    大战一开,便被刘琦调到并州高顺手下为将去了。

    也许是刘琦的入川并不象历史中张任与刘备结下难解的仇恨,所以张任的一家结局完全不同于历史。

    所以,他留在成都的优秀的儿子便渐渐脱颖而出,并受到诸葛亮的重用。

    当然,这跟诸葛亮自己本身的年轻也有不少关系。

    他知道刘琦把他留在成都并委以重任是为了锻炼他,一开始师兄徐庶的大军在益州,他做任何事都有底气,也敢凭着年轻人的闯劲放手施为。

    但是益州这么多年远离中原战场,发展得还是相对比较繁华的。搬迁、兴起了许多大家士族。他要在益州推行新政,不懂平衡的话便会困难重重。

    他要组建一套完全忠诚于刘琦的班底,黄权、董和这些老油条他不敢留在自己身边,只能放到各郡去主持大局。而他则大胆起用费等年轻的益州才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