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 奸计得逞-第4/5页
这日晚间,在倾盆暴雨中,几条黑影自北派战舰上冒着极大地风险,窜入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自水面下潜行至南派战舰附近,对着军舰上发射了数颗燃烧弹。
这是几个接到死命令的蛙人,万一事有不逮,宁可玉碎,也不能成为俘虏。
大洋上两只庞大的舰队对峙,通常距离会保持在五六十千米开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发生意外。
而若是一旦开战,距离远近则是根据双方的武器攻击能力确定。
比如远程反舰导弹的射程,轨道武器和激光武器的有效打击距离,舰载机的有效攻击距离等。
夜间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若不是训练有素的蛙人,基本是有去无回。尽管如此,也需要小心对方布置在海水中专为对付蛙人的红外成像探测器。一有发现,舰载武器便会立刻启动攻击程序。
蛙人身上携带了灵敏度极高的反红外感应器,因此才得以避开对方的探查。
但就在几个蛙人完成任务准备返回的时候,几个巨浪扑面砸来,身不由己的他们难免触动了南派的水下探测器,顷刻间,对应的舰载武器立刻启动,将他们悉数消灭。
然而此刻,被燃烧弹击中的南派舰艇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舰艇上警报大作,惊动了熟睡的官兵。火光在雷雨交加的夜晚分外醒目。
战舰上都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一旦发现火源,会自行判断出燃烧剂的类型,然后启动相应的灭火程序。此次北派使用的是氢氧燃烧弹,越是下暴雨的时候,火势燃烧越旺。
而通常使用的灭火剂无非是干粉和二氧化碳,这类灭火剂在无雨的情况下会立竿见影,但在倾盆大雨中喷出即被稀释,因此发挥不了一丁点作用。
这两种灭火剂不起作用,不代表灭不了火。
物质的燃烧离不开氧气,设若阻隔火源与氧气接触,那就达到了目的。干粉和二氧化碳都是这个原理,但此刻这两种灭火剂不适用。
舰艇智能灭火系统立刻启动了另一种灭火方式,空爆堕汽弹,利用爆炸的威力,使惰性气体强行隔离火源与空气,达到灭火的作用。
随着几声爆响,这种堕汽弹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火势顷刻小了许多。但受暴雨影响,却不能完全扑灭。
实则上,堕汽弹还是一种杀敌利器,它不止有灭火作用,还能消灭生物。
试想,设若将之投放进一个空间内引爆,那么,那个空间瞬间将失去氧气,令生命窒息而亡。
这边还没有完全灭火,那边就出了乱子。
大概趁火打劫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古人用兵,最擅火攻。历史上有多种描写火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
南派A首领说什么都不曾想到,熟读兵法的他,自己的战舰却率先遭到了火攻。虽然可以认定是敌方所为,但毕竟找不到有效的证据。
恰是事急生乱。大火一起,警报一响,战舰上的士兵难免骚乱,绝大多数官兵认为是敌方来攻,他们本能的反应,是立刻进行反击。
而几声灭火用的堕汽弹的爆炸声,则使得惊恐中的官兵们不由自主的按照程序打开了导弹发射按钮。
这样,对峙中的第一枚反舰导弹竟然是南派发射的。
这边的情景,那边清清楚楚,他们等的就是这一刻。拦截弹发出的同时,数十枚反舰导弹顺势弹出发射箱点火升空。
对峙双方早就互相锁定,距离极近,谁做足了准备,谁就容易获取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