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莫不静好



    徐慕和夫妇既然回苏州老家过年,少不了要给各房都送些见面礼。

    又怕亲戚生出厚此薄彼的话,干脆送一模一样的东西,即珊瑚手串一对、皮子一张、一柄最紧俏的和兴源团扇,外加徽州特有的墨一方。

    知道太婆婆念佛,慕和还特地将自己珍藏的一个白玉观音送了她。

    一来是得了岁礼得道谢,二来是听说徐娘子的女儿正踅摸婆家,登门的人就差把门槛踩平了。

    几乎日日都是一屋子的客人。

    慕和使不惯别人家的女使,但来时只带了月棠和陪房月蓉一家子,哪够忙活的。

    李太太挑了五六个得体的丫头,遣到房里去帮衬。

    又为了彰显大度,对前夫家带来的两个姐儿关心,特地请了城中由名的媒婆到家来。

    “衣服上的花真好看。”

    “这是雨丝锦吧,摸起来手感就是好。”

    江南富庶,苏州尤盛,李家又做织造局的生意,跟赵家一样,女人们对绫罗绸缎、棉麻布料有天然的兴趣。

    但有碍于商人的身份,他们能得的名贵丝品有限,所以虽有钱,但也不一定都能穿得到。

    徐慕和不讲究穿戴,常年就是比甲罩袍服。

    因为过节走亲戚,特地做了这身宝蓝色雨丝锦的,比甲上掐了一圈毛茸茸的牙儿。

    “月棠眼光好,相中了这杏花配兰草的样子,上身果然不错。”

    慕和从不说月棠是自己的女使,只说她是自己认得干妹妹。

    故家里儿子岁数跟喜儿不般配的,便来相看月棠。

    奈何月棠不愿意嫁人,所以不管谁围着她问,她都不爱搭话,看着倒像是小女孩儿害羞似的。

    慕和知她的想法,就替她解围说:“今天几位太太要留在这用饭,你去厨房看看鸭子烤得如何。”

    林媒婆给李家几房都说过亲,跟诸位太太都很熟,就连当年何家那门亲也是她保的媒。

    她有个诨号叫‘林娘娘’。

    一来是她上了岁数,叫娘娘带点敬意,二来她保的媒多,自夸是‘姻缘娘娘’。

    “窦举人的儿子,十七岁就中了秀才,今年二十三,通文墨善诗词,还一表人才,将来那是前途无量。”

    “咱家姐儿抬十万银子嫁妆,我保两家婚姻必成。”

    “咱们姐儿一脸的福相,跑不了将来是官太太的命。”

    林娘娘指头点着姻缘谱上窦举人儿子的名字,眉飞色舞地讲。

    这种亲家,徐慕和吃过一回亏就够够了。

    她只笑笑说:“喜儿天生内向,不善言辞,也不爱别人朝她磕头作揖,更不爱华服丽车,当官太太干什么。”

    “你不喜欢读书人家,那就更好办了。”

    林娘娘又翻了一页姻缘谱,点着上头另一个名字,说:“这个王掌柜,今年二十七,家资颇丰。”

    “他父亲辈就是苏州城的大商贾。”

    她目光扫过在座的李家诸位婶娘,说:“各位太太也都知道,他手里,不算外省,光苏州城就七八家铺子。”

    “跟咱们李家不能比肩,但也是腰杆粗,门当户对。”

    “头一个娘子总不能生育,两相和离,正要再娶呐。”

    “徐安人,不瞒你说。”

    林娘娘佯装耳语的样子,其实嗓门未减,“多少人让我给保媒,人家王掌柜瞧不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