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天赐良机



如同几乎所有的衙门一样,做为主官的尚书大人其实并不负责什么具体的事务,真正的实务往往要落到更低一级的侍郎大人身上。

这么多年以来,做为工部左侍郎的项守拙项大人一直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虽然没有做出过什么大的功绩,却没有出现过什么纰漏。又因为他资格老资历足,在整个工部衙门里头是出了名的“老好人”,所以大家对他格外的尊重。

尤其是自打入秋以后,衙门里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会交给项大人。

其实,连项守拙项大人自己都很清楚的知道:这只不过是同僚们给面子而已。

再过一个多月,他就要正式“致仕”了——也就是退休。现如今大家把所有应该给他管和不应该给他管的事务全都交过来给他处理,其实就是为了故意营造出一种“很倚重你”的印象,仅此而已。

因为马上就要“退休”了,项守拙项大人也不想理会那么多的“闲事”,免得给自己的继任者制造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连素来勤勉的项守拙项大人也变得懈怠起来。

“项大人,河工那边还缺少大量的石材,想从咱们这边调拨一批,您看……”

对于这种琐碎的日常事务,项大人连一点点的兴趣都没有,他打着哈欠说道:“河工那边的事情和咱们工部有什么关系?以后这样的事情不用向我说。”

“宫里大殿的修缮工程,说是要从云贵调集木料……”

宫里的那几座大殿,完全就是因为朱允炆逃离的时候顺手放了一把大火而焚毁。虽然已经陆陆续续的修缮了好几年,但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整个工程时断时续……这太正常了。如此的大工程就算是再怎么赶工期,也得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要是稍微拖拉一点,十年八年都干不完。

只要这样的大工程一直都干不完,方方面面就能持续不断的捞油水,这一层道理项守拙项大人比谁都明白。

虽说项守拙项大人自己没有从中捞钱,但他也不会断了别人的财路。

“再过一阵子,我就要退隐归乡了,工程上的事情以后你就去问右侍郎吧。”

既然右侍郎对我这个左侍郎表现出一副非常尊重的样子,那我也会投桃报李,把自己手上负责的肥差转交给对方。

以后工程到了你的手中,你爱捞钱就捞钱,想不捞就不捞,反正和我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这是项守拙项大人会做人!

“最新铸造的一批火炮……”

那批新铸造的火炮是准备交给兵部的,这确实在项守拙项大人的职责范围之内,但他早就已经不想管了:“这事一直都是徐行走在负责,以后你们就直接问他吧。”

临退休的时候,把一项具体的差事落实到徐静昌的头上,这也是他这个徐家提拔起来的官员对徐家的一种报答。

总之,这位项守拙项大人已经成了“甩手的掌柜”,什么事都不管了,只是一门心思的等着“退休”。

“运河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何物阿花清淤工程,还有很大的缺口,少说也缺四十几万两。刚好咱们的账上还有些银子,不如借调一下……”

因为某个项目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干脆就挪用其他项目的资金,这是多少年以来惯用的手段:既然有银子,那就先用着,等一会再想办法补上这个缺口也就是了。

听到这个建议,原本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项守拙项大人立刻就急了:“那笔银子可动不得,绝对动不得呀。”

那笔银子是真的不能动,连一文钱都能动,因为那是太子等人的一片孝心。

这事还得从上个月月初的时候说起:虽说徐皇后贵为一国之母,但她一生当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北平那边,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忍不住的有了思念北方的心思,但身为皇后肯定不可能有事没事就回到北方去看一看,于是就随随便便的说了一句“也不知道潜邸如何了”这么一句话。

包括太子、汉王、赵王在内的皇子立刻就明白了母亲的心思,赶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献“孝心”,兄弟几个人专门凑出了一笔银子,交给了工部,让他们以极高的规格对燕王旧邸进行大幅修缮。

那笔银子虽然放在工部,却不属于工部,而是属于皇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