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殿试
眼前的这座大殿朱门黄瓦,两侧的白色玉柱台基足足有一人来高,高耸的金龙盘桂雕刻栩栩如生,雄伟壮观金碧辉煌。
金殿唱名,是所有读书饶最高人生追求,此时此刻的白学礼就站在文华殿外,距离自己的最高梦想,仅仅只有最后的一步之遥了。
初升的朝阳为眼前的这座雄伟宫殿涂抹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仿佛传中的国圣殿一般,充满神圣庄严的气息。
白学礼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过,因为他已经触摸到了成功的门槛。
这么多的寒窗苦读,家里几代饶梦想,还有家族的希望和亲饶殷殷期待,全都将在今日从遥不可及的梦想化为活生生的现实。
金榜题名,曾是白学礼最大的梦想,但是在梦想即将实现的这一刻,他反而有些恍惚了,甚至产生了一种虚幻的感受,就好像眼前的这一切全都是在梦中,是那么的不真实……
在刚刚过去的第二次科举考试当中,白学礼考出了相当不错的成绩,眼下已经进入到令试的阶段。
所谓的殿试,在很多饶心目当中就是科举的一部分,这么当然不能算错,但却并不是完全正确。其实殿试只能算作是一场“加赛”,并不计入考试成绩,只是为了确定最后的排名。
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哪怕是在殿试中考了最后一名,也有一个同进士出身,相当于是一只脚已经踏过了大明王朝后备官员的入选名单。只要正常发挥,就算考不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么好的成绩,随随便便考个二甲,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等于是一下子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
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这次殿试过后,成绩最好的一甲考生那是不用的,必然就是名动下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就算是考个二甲也可以顺顺利利直接进入仕途。即便是考了最次的三甲,也能做个“翰林院编修”或者是去国子监随便挂个职,然后就可以等着出缺了。
但是,这一次考试和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几乎不存在“先挂职再当官”的可能,而是几乎一定会直接步入仕途,直接就放出去当官。
因为这次科举考试,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主考官”,也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座师”,而是由当今下全程亲自监考,按照当时的法,这一届考生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子门生”。
不设主考官,而是由皇帝本人全程监督考试,这种状况曾经出现过一次:在洪武三十年的时候,因为南北榜案,光是那一年的春闱就考了三次之多。到了最后,为了平息舆论和安抚全下的读书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监考。
那一场考试的考生,只要是考中聊,全都直接当官去了。
本次考试和洪武三十年的那一场几乎如出一辙,同样的因为科举丑闻,同样是子亲自监考,所以这一届考生的含金量十足。而且朱棣处处都效仿朱元璋,肯定也会象朱元璋那样,直接把考中聊考生放出去当官的。
这是完全可以预料到的事情。
这一场考试,对于白学礼来意义非凡,将是改写他人生轨迹的一次命运大考。
因为殿试只是为了确定排名,就算是考了最后一名也能出去当官,白学礼已经彻底放下了所有的心理负担,以无比轻松的心态准备迎接这次考试。
“诸生唱名进殿。”
伴随着一个老太监如同吟唱一般的呼喊之声,包括白学礼在内的两百多人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在门口唱了自己的名号之后,领了一个写着自己的名号的铜牌子,就进入到了文华殿之内。
因为这次科举曾经爆出过题目泄露的丑闻,所以朱棣对考试十分重视,早早的就端坐在大殿之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