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月老和菖蒲、擒牛村与丹桂的传说



    媒人为何称月老

    传说嫦娥升天成仙以后,仍然没有脱尽凡胎俗气。因为她思念情郎后羿,常常吃不香睡不甜。

    八月十五晚上,嫦娥又想起了情郎。她叫宫娥请来了月老,托他下到凡间,要后羿念在夫妻情分上,搭救她离开月宫仙界,以便破镜重圆。

    月老一向喜欢牵红线,满口答应了嫦娥:“我愿意当月下佬,不过你要先给我喝杯喜酒才行。”

    嫦娥立即敬上三杯酒,月老醉了。然而,这时月老突然想起:玉皇大帝曾安排他砍桂花树,奉献给南海观世音菩萨做莲花宝座,因此,月老顾不上自己酒醉想打瞌睡,马上拿起玉斧去砍树。因为喝醉了酒,斧头从天上掉到了金鸡岭下,并砸出了一个大洞,天长日久,后来人们便把它叫做千家洞。

    月老因贪酒误事,犯了天条,玉皇大帝便罚他做苦工,叫他天天到月宫里砍桂花树。这桂花树前面欲后面长,天天砍不完。因为树枝掉落到晋屏山下,因此,桂园里每到凉秋八月便丹桂飘香。嫦娥因思念凡尘,也触犯了天规,玉皇大帝将他打入广寒宫,并派了一只玉兔看守,永远不得出来。凡人思念嫦娥,就在每年八月十五的晚上祈祷月老能为嫦娥牵红线,并祝福天下有情人能在这天晚上坐在桂花树下赏月吃饼,谈情说爱,成为眷属。至此,凡间就把为情人牵线搭桥的媒人,称为月老,并流传至今。

    菖蒲的传说

    很久以前,禾仓堡有个穷秀才娶了一位名叫端艳的女子,夫妻感情至好。这端艳虽非名门闺秀,却也知书识礼。那一年的五月端阳,家家户户吃粽子、喝雄黄酒。连常年深居简出的贫家妇女,也涂脂抹粉,梳妆打扮,争相观看花灯猜谜语去了,好不热闹!

    端艳家中一贫如洗,可怎么才能弄得热闹些呢?她正在纳闷,突然看见家院墙角边的菖蒲青翠碧绿,便顺手折了一把,到溪边洗刷干净,挂在大门上冲喜,并写了首诗贴在旁边:

    自嫌薄命嫁穷夫,嗟叹端阳件件无。

    莫教佳节空错过,聊将清水洗菖蒲。

    秀才回家看了妻子的诗,觉得心中有愧,很对不起妻子。于是返身出去,好像失魂落魄一般,他在田埂上无聊地来回踱步。偶一抬头,看到滕头上有头水牛正在吃青草,心头顿起歹意:我何不把牛牵去卖掉,也好弄几个钱,让妻子高兴高兴。主意打定,上前牵着老牛就走。谁知躲在树荫脚下看牛的主人早把这看得一清二楚,赶紧追了上来,把他扭送到了县衙门。

    知县见是偷牛的强盗,不管三七二十一,把秀才绑了起来,升堂问罪。秀才只好把自己如何窘迫,妻子又如何贤淑,和挂菖蒲作诗的事,一五一十地诉说了一遍。知县不信乡下女人也能吟诗,就差人传审端艳。端艳不知是怎么回事,赶到大堂之后,方才听说自己丈夫偷了牛,连忙下跪。知县说:“秀才偷牛,奇耻大辱,若不问罪,民愤难平,你看如何?”

    端艳听后,羞得无地自容,眼泪似断线珠子滚落下来,连连说:“秀才知法犯法,理应严刑重判。”

    知县说:“你言之有理,但本县怜你区区一个弱女子,丈夫坐牢,你今后怎么度日?你既会作诗,本县让你在堂上走三圈,再作一首。你如果写出来了,本县便可免除秀才之罪,放他回去。”

    端艳在堂上绕圈踱步,当走完第三圈,她要过知县的笔墨,和泪写下了一首七绝:

    滔滔江水向东流,难洗今朝满面羞。

    自笑妾身非织女,底事郎君效牵牛。

    知县看罢,非常钦佩端艳的才华,对她说:“本县若判你丈夫坐牢,你夫妻岂不成了牛郎织女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