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千古一太子
朱寿虎躯一震,终于轮到他了,所有目光聚集过来的高光时刻。
陈夜事先没说,但他丝毫不惧,这题他会啊。
朱寿跨步而出,连怀里的小册子都没掏。
“顺天难民已逾一万二千。
受灾房屋六百二十四间,其中一百三十六间只是部分损坏,主架未倒,孤已派人检查,可以修复,目前已修复六十四间,其余当在五日内陆续完成。
损毁严重的,已将人全部撤出,暂住顺天府尹调拨来的帐篷中。
孤亦已责成锦衣卫核实顺天周边荒废屋舍,寺庙可借用的厢房等地,能安置半数之民。
也已从皇庄本钱赊了建筑房屋一应所需材料,只待这些人伤势恢复,便可动手自救。
另从太子府私库拨出白银三万两,筹集粮食五万担,保证流民平稳过渡。
到昨晚为止,受伤百姓高达九百五十四人,其中轻伤七百三十人,重伤二十四人,余者死亡。
目前已有仁善堂,平顺堂,广仁堂,派出大夫免费为灾民看诊,并出药材若干。
大雪初始,孤已派人过问,已知周边六县,郡,州府,皆受影响。
广西,贵州……”
朱寿说的每一个数字,都像一巴掌,啪啪啪,把满朝文武的脸都打肿了。
说身居高位,还没接到具体汇报,但再高能高的过太子殿下吗?
他们不是不知道太子在外面忙着救灾,好像还挺认真,天天都能看到领着锦衣卫转悠。
但谁都没想到,朱寿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没人怀疑这是在作秀。
或者是陈夜,弘治帝事先准备好,让太子殿下背下来的。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都是了解朱寿为人的,他连三字经都不肯背,被弘治帝追到皇后寝宫,亲自揍了一顿。
所以,这些只能是他自己整理出来的。
弘治帝也震惊了,朱寿居然真的在用心做事,哪怕是看了顺天府尹的奏章,看过锦衣卫递上来的条子,也没有朱寿张口就来的详尽。
“太子殿下仁德,天下之福啊。”刘大夏觉得这场廷议就是个笑话。
但现在他无比庆幸自己来了,历朝历代,哪个太子能如此爱民如子。
“大明后继有人啊。”???.
“太子殿下真臣等楷模。”众臣心知弘治帝想听什么,都拼命的吹捧。
“真千古一太子也,百姓之幸啊。”
朱寿满足了,自出生以来还没这么多人夸过他,都是骂他的,那个喊千古一太子的,两年前让父皇踩死了他的蛐蛐。
那个夸他仁德的,一年前弹劾他失德,大明未来堪忧……
一片歌功颂德的和谐声中,陈夜又站出来了,转身,视线在几位言官身上扫过。
“诸位大人是不是跑题了?既然诸位都肯定了太子做的事。
那是否也都认可,刚才的几位大人,屁事不干,失职,失查,诋毁忠良,与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公子枫国无功,于社稷有害。”
陈夜声音陡然转冷。
来啊,不就是扣帽子吗,谁还不会呢。
他的帽子摘下来了,就看这些人能不能顶得动。
“陈大人,过分了。”兵部尚书不疾不徐的呵斥:“太子殿下心怀百姓的心,自然是对的。
但百官各司其责,不能因为不合陈大人的心意,就说是攀咬,言官不因言而获罪,是太祖定下的铁律,陈大人难道也要置喙?”
“正是。”身后又有人跟上:“太子殿下言说广西,贵州皆有灾情,民心不稳,不日定有大祸。
未免危言耸听,兵部并未曾收到奏报,不过些许困难,当地官员自能应付,陈大人未免小看我大明的官员了。”
“西南有乱就更是无稽之谈,西南土司臣服我大明,年年来朝,岁岁拜贺,陈大人莫要寒了他人之心。”
“你看不出来是你无知,浅薄。”陈夜嘲讽:“但朝中也有心明眼亮之人。”
康乐侯从陈夜进殿就开始瞪着他,要是眼神能杀人,陈夜早就死了几百次了。
这次的弹劾,他没参与,不是怕了陈夜,他是真的累了,找了一天一夜,也不知道那个逆子躲到哪儿去了。
视线就在毫无征兆的时候对上,康乐侯汗毛倒竖,陈夜想干什么?要冲着他来了吗?
刚才说了什么?他没听啊。
“康乐侯。”
果然来了。
康乐侯紧抿着唇,抬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