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宇文化及之死



    李世民决战薛仁杲先不必说,我们先顺着时间线,掉过头来说说李密与王世充之间的恩怨情仇,说到他们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第三者插足的宇文化及。

    大业十四年,也就是大唐武德元年三月,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后,就领着十万骁果军北上直插李密淮泗腹地。

    这边李密与洛阳的王世充正打得火热,可谁曾想斜叉里杀出个宇文化及暴力插足。

    一时间,李密腹背受敌,形势十分不利,权衡之下,李密只得委曲求全与洛阳隋军苟合,可洛阳这边却不干了,虽然洛阳的形势也不乐观,但一看李密先服软了,便硬气了许多,得寸进尺,心想你李密说打就打,说和就和?哪儿那么容易,便以归附隋朝正统为条件,此逼迫李密臣服,接受皇泰主的敕封,李密迫于形势无奈只好将计就计向皇泰主杨侗屈身,表示愿意接受皇泰主的敕封。

    皇泰主杨侗得知李密愿意臣服,十分兴奋,当即敕封李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魏国公,并召李密入朝辅政。

    王世充心知李密苟合,无非是权宜之计,绝不可信,王世充屡次上疏劝谏,坚决反对李密入朝辅政,因为李密一入朝,他王世充不就成了李密的部下了吗?以他们两人的旧怨他王世充还有活路吗?

    于是王世充坚决反对,虽然皇泰主十分不悦,但迫于王世充一党的威势,皇泰主也只好让步,命李密战胜宇文化及后再入朝辅政。

    由此可见,洛阳城内的君臣关系几乎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皇泰主之所以让李密入朝,就是想借李密之手除掉王世充一党,而王世充也识破了皇泰主的心思,坚决反对,虽然皇泰主让了步,但王世充深知帝党以经对他起了杀心!先发制人,后发则为人所制,王世充早已准备多时,而帝党也在暗自准备着,一场血腥政变正在悄然酝酿着。

    李密看了皇泰主敕封他的圣旨,随手丟在了桌子上,心中十分不屑,黄口小儿,也来封我,呸,老子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待我灭了宇文化及,腾出手来再跟你算总账。解除洛阳隋军的威胁后,李密便全军东返与宇文化及决战。

    七月李密与宇文化及会战于黎阳,宇文化及孤军深入,后援短缺,急欲速战速决,但李密并不上当,主力固守黎阳城与宇文化及对峙,另派徐世绩领兵两万为奇兵绕到宇文化及身后,突袭仓城截断了宇文化及的退路。

    宇文化及进退不得,军粮日渐短缺,军心逐渐骚乱。

    说实话李密还真没把宇文化及看在眼里,他常对手下众将说:宇文化及就是赵高一类的人物,平庸怯懦,除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简直一无是处,根本不足为虑。

    宇文化及挑战不成,急怒之下,大举猛攻黎阳城,宇文化及久攻不下,人困兵疲之际,李密亲率五百轻骑突袭敌阵,瓦岗军趁势反攻,而另一边徐世绩也领着仓城兵马出来接应,两面夹击,一举击破敌阵,将宇文化及的攻城器具全部付之一炬。

    宇文化及不敌统率主力退守卫州,此战宇文化及大败,全军战死三万多人,且折损大量军械辎重,宇文化及顿时陷入了更加凶险的境地。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李密马不停蹄地率军追到了卫州,宇文化及无奈只好退守童山,据险固守。

    可就在这时李密突然来信说:两军交战实属误会,如今隋氏瓦解,我愿与公携手共图天下,若许公不信,我愿先拨三千担军粮以解贵军燃眉之急。

    宇文化及见信后,虽然将信将疑,但他们也确实急需休整,停战自然是最好,至于真假,就看那三千担军粮能否运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