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之战-第4/5页



    晋国人有的兵车陷在路旁,不能前进,楚国人教他们抽掉车前的横板。向前没走多远,马又在原地兜圈子,楚国人又教他们拔掉大军旗,卷起来放在车前横木上,这样晋军兵车才勉强走了出来。晋军回过头来对楚军说:“我们不像你们国家经常败逃,这么有经验啊。”

    赵旃用他的两匹好马帮助他哥哥和叔父驾车逃跑,用别的马驾车返回,遇上敌人无法逃跑,就急忙丢下战车跑到树林里。晋国的逢大夫和他的两个儿子同乘一辆战车,他告诉两个儿子不要回头看。但儿子还是回头看了,喊道:“赵老头子在后面。”逢大夫非常生气,让他们下车,指着一棵树说:“我将在这里收你们的尸。”接着,给赵崩登车的皮带,让他上车逃跑。第二天,他按照所做的标记前往收尸,在树下得到重叠着的两个儿子的尸体。

    楚国的熊负羁捉住了荀蕾,荀蕾的父亲荀首率领他的宗族家兵进行反攻,魏锜驾驭战车,下军的大多数士兵都跟着他冲了过来。苟首每次发射箭矢,就把好箭放在魏锜的箭袋里。魏锜怒气冲冲地说:“不去救儿子,却爱惜箭矢,我们董泽的蒲柳多得很,你用得完吗?”苟首说:“不抓到别人的儿子做人质,又怎能救回我的儿子呢?因此,我不能随便乱射。”荀首用箭射死了楚国连尹襄老,得到他的尸首,装在战车上;又射中楚公子毂臣,把他囚禁起来。荀首带了这两个人回到营中。

    到了黄昏,楚军驻扎在邓城。晋国剩余的军队已经溃不成军,连夜渡过黄河,一整夜都可以听到喧嚷的声音。

    六月十四日,楚军的辐重车队也进了邲城,于是军队驻扎在衡雍。潘党说:“君王何不筑起显示武功的军垒,并掩埋晋军的尸首筑成高大的土丘来观示四方呢?小臣听说,打败了敌人,一定要把战果展示给子孙们看,让他们不忘记先君建立的武功。”楚庄王说:“这并非你所理解的道理。说到文字结构,“止’字‘戈’字合起来成为一个‘武’字。周武王打败商朝以后,作《颂》说:‘干戈收起没用场,弓箭收好袋中藏。追求美德有威望,广施善政定国邦,我的江山永固强。’又作《武》篇,它的最后一句说:‘功成名就万民敬仰。它的第三章说:“推行德政不间断,我去讨伐商纤谋太平。’它的第六章说:‘自从武王平定天下,年年都是大丰收。’谈起武功,就是要禁绝强暴、消灭战争、保卫天下、建立功业、安定百姓、协调诸国、创造财富。因此要使子孙不要忘记这些诗章。如今我使楚、晋两国士兵战死沙场,尸骨暴露,这就是没有禁绝强暴;陈兵战场,炫耀武力,威胁诸侯,这是没有消灭战争。强暴而不消灭战争,怎么能够保卫天下?晋国现在仍然存在,如何能够建立功业?我所做的违背百姓希望的事还很多,百姓如何能够安定?没有仁德而强行与诸侯争夺霸主,用什么去协调诸侯各国?利用别人的危机谋取利益,而且以他人的动乱使自己安定,认为这是自己的荣誉,用什么来创造财富?周武王的武功有七种仁德,我一种都没有,用什么业绩展示给子孙们看?还是在衡雍为先君(楚成王、楚穆王)修建祠庙,向先君报告一下战争胜利就可以了。武功并不是我的功业。古代圣明之君讨伐不敬王命的国家,杀掉那些吞食弱小的坏人,把他们埋藏起来,把它当作大的杀戳,这样才有了掩埋尸体的高丘,用它来惩戒不敬王命的罪恶之人。现在晋楚双方都不是正义的战争,无处归罪,而将士都能尽忠而为君命战死,我又凭什么建造那高大的土丘呢?”于是,楚庄王在黄河边祭祀,修建了先君的祠庙,向先君报告对晋国用兵取胜后就回国了。

    这场战役,其实是郑国的石制把楚军引入都城,想要分裂郑国,而立公子鱼臣为君。七月二十九日,郑国杀掉了鱼臣和石制。君子说:“史迭所说的‘不要倚仗动乱’,说的就是这类人。《诗经》里说:‘百姓陷于乱离之苦,这要归罪于谁呢?’应当归罪于靠动乱谋私利的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