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心态(二)-第2/2页



在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事情上花掉了一整天的功夫,让李广志感觉十分的蛋疼。

但是在日本这个规矩多到奇葩的社会里,这个面子上的工作不做的话,那是绝对不行的。

按照装修公司那位项目担当的说法,如果他们事先没做这个工作的话,那他的装修工人是不敢开工的。因为,只要旁边任何一家店的老板觉得不高兴了投诉一下,工程就必须得停工,而且,连讲理都没处讲去......

在忙完这个破事儿之后,李广志就把剩下的事情都扔给了黎晓牧和孙大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一碗二锅头这本小册子在当时的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来的信誉和名气,最终发展成了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大集团公司。

在李广志看来,歌舞伎町街里三千多家大大小小的风俗店,和当时的中关村在某些方面是颇有相同之处的。而那些对歌舞伎町街缺乏了解,对风俗店抱有神秘感的懵懂游客,又和电脑外行的消费者是多么的相似呢!

所以,他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做这样一份介绍性的小册子,让读者能够从中了解到歌舞伎町街里各大风俗店的服务内容,特色,以及价格,揭开歌舞伎町街上蒙着的神秘面纱。

等这份小册子在受众群体里慢慢的发展出名气之后,甚至还可以改为免费发放,或是以成本价销售,从而扩展出更大的知名度。而盈利模式,则可以转由从各大风俗店那边收取广告费了。

这样的设想自然很美好。但当李广志开始从事了案内人这个职业,并在歌舞伎町街里混了一段,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他发现自己的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这一群街头游荡的拉客混混们弄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无法取信于那些来此寻|欢的游客的。

由此,李广志才萌发了想要开店的念头,并且也因此回忆起了前世曾在网上看到过的“无料案内所”

现在,他们的店已经马上就要开业了。这是全日本第一家“无料案内所”,而且,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在他们开张后的一个月里,都不会有同样性质的店能够通过审批。

全日本首家的特殊意义,再加上一个月时间的垄断经营。有这两个条件,李广志相信,只要他把店里的宣传资料做得精美一点,内容更丰富详细一点,这些宣传资料的传播度将会十分的广泛。

那么,随着这些宣传资料在客人手里的传播,他们这家店的名气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运作得当的话,也许将来能够在客户群体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日本第一家无料案内所,就是风俗业情报信息方面的权威。

当然,这样的结果将来是否真的能出现,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所以,李广志的这个想法也一直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

他打算先靠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基础准备工作,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再决定下一步该如何选择。

如果形势真能发展得如他设想中那样顺利,那么他就会在回国之前把这个计划详细的告诉孙大勇,而后续具体的实施过程,就由孙大勇来完成。

对于李广志说,只要能够在案内人这个行当里快速的挣到第一桶金,就已经让他心满意足了。有着重生优势的他,其实并没有把自己陷在这个灰色领域里的打算。

毕竟这种和风俗业相关的行业,名声不好不说,风险也要比其他正规行业大了许多。所以他在跟孙,黎二人的合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