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转型



“七妹,你说这话是戳我心窝子?”小六笑道:“谁不知道我最穷啊。”

李少海正和郭海杨智他们几个在聊天,突然间听到这话,心里就沉了一下。

细细思量,果然,是他们最穷。

“小六,你不在那儿教书,去你黄哥他们学校教工资是不是要高些?”

关于这事儿黄维新都提过几次。

他很惜才,小六还是国家级的运动员,而且在云顶山都带出了几个省队运动员。

云顶山镇中心校因为小六的加入,又带出了十多个省队运动员。

黄维新当然想要挖云顶山中心校的墙脚,也许诺给她高薪。

但是小六没同意。

因为李少海在云顶山脚下搞中药材种植和研发,自己对云顶山镇的孩子们也有很深的感情。

“娘,我习惯了在一个地方就不想挪窝。”

要不是秀兰娘一概不管孩子们的工作的事儿,小六都要怀疑是不是黄校长特意找秀兰娘说情。

“那你又吼你最穷。”

当娘的人嘛,对条件稍微差一点的那个就有点操心了。

这么算下来,确实是小六的经济要差点。

据说她工资一个月才两千多。

小五也两千多,但是小五不靠工资生活。

她帮着李少洋做家装设计,李少洋又开了那么多家装公司,这两口子也挤身为有钱人了。

但是李少海因为受伤后就退役了,再加上身体一直不太好,别的工作也不能胜任,就一直在替大妹打理中药材种植基地,李秀兰不知道他领多少钱工资,但是知道一定不多。

毕竟,靠打工成千万富翁的那可真正是屈指可数。

“哎呀,娘,我物质上最穷,我精神上最富有。”

小六哈哈大笑:“对了,娘,我的一个学生进了国家队了,上个月还给我打了电话。等他站到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时,我就会骄傲的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学生。”

李秀兰看了她一眼。

这丫头每次都差了点运气。

明明有实力,却总是与奖牌无缘。

没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是她最大的遗憾。

当了一个体育老师,也是为了挖掘人才同是为了自己那个梦的延续。

“六妹,你到我们学校来,我能更快的圆你那个梦。”

黄维新没忘记游说。

怎么说呢,高考内卷已经白炽化了,各地私立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为了掐尖招生,为了抢好的生源,大家都绞尽了脑汁。

礼德实验作为本地最早的一个私立学校,他所有的优势已经被人抄袭模完了。

所以,只能创新。

艺体生这一条路不仅仅要走,而且还要走好。

所以,黄维新还是在挖人才。

挖小五,挖小六,怎么着都是自家人,工资就算给得高也不吃亏,毕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云紫飞竟肉烂在了锅里。

“黄哥,你还是找别人吧。”小六笑道:“你们那些学生都是有钱人,搞体育他们吃不了苦,我可教不动。”

能去礼德实验上学的孩子都是有家底的。

可不是条件好。

“不,我打算招一批体育苗子好好培养。”

这一批体育苗子肯定不是靠钱砸进来的。

有钱,没有天赋是搞不成的。

有钱,有天赋,但是不能吃苦也将一事无成。

所以,他准备去那些偏远山区去找那些有天赋能吃苦的穷孩子。

一旦成功,改变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命运,也将刷新礼德实验中学的招牌。

黄维新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小六。

小六还是摇头拒绝。

“为什么?”

黄维新有点不明白。

“我想,在这个世界上有天赋的孩子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有那样的运气被你们发现和挖到。还有就是,很多并没有现在天赋的孩子,事实上更需要我们的培养。他们或许在此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体育什么叫竞技赛事,但是,我可以给他们打开一扇门,让他们了解体育,爱上体育,甚至可能用体育成就自己一生。”

“六妹,这年头像你这样想的人并不多了。”

“总得有人坚守,才会有希望。”

黄维新很佩服。

这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老爸,当年自己说要办私立学校的时候老爷子就说教育不应该是这样子的。

教育要做到人人平等。

可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根本就平等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