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招弟



夫妻二人讨论的话题不是个例,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而且靠他们根本改变不过来。

“我前些时侯去了一趟礼德中学。”

这辈子,杨智做得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就是当年听从了自家老婆的建议:搞教育。

“老婆,那里的孩子和我调查研究的孩子是两个精神面貌。”

孩子们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他们脸上全是朝气。

这些年,因为礼德中学和礼德实验中学这两个领头羊,因为大肆宣传教育的好。

当然,也更因为,他们确实从中看到了教育带来的改变。

比如当年曾经很穷的一家人,因为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

然后那孩子出来工作了,将家里兄弟姐妹又扶持出去做生意开店,再后来将全家老少都接出去。

再过几年会发现,曾经最穷的一家人,人家在城里买房买车过上了好日子。

所以,读书是有用的。

读书能挣大钱。

“是的,对他们来讲,挣钱就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别给他们说贡献说价值观。

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挣钱。

“全县现在的基础教育达到了百分之百,义务教育也百分之九十二,失学率和辍学率是全市最低的。升学率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一点当地教育局很有面子。

杨智看着他们一个个脸上骄傲的神色心里就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当然,他也懒得看这些人的嘴脸。

相对来说,他更喜欢看百姓的笑脸。

当年的贫困县,因为教育改变了全县的经济命运。

因为教育也改变了上千孩子的命运,所以,他再回去时,个个都喊杨书记。

走了这么多年,依然被老百姓认得,杨智觉得曾经的苦和累都值了。

夫妻二人说着留守儿童的事儿。

总想着可以做点什么。

“改变意识,不是简单的事儿。”

其实,想要改变这些最简单的问题就是钱。

他们祖祖辈辈都在挣钱,却又在缺钱。

越缺越舍不得花掉。

想的是少用,才能存起来。

“存钱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又重复着他们的命运。”

杨智还发现,计划生育在他们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

“他们拿不出钱来,根本就交不上罚款。交不上罚款就不上户口,不上户口孩子就没学上。”

没上学的,十有**都是女孩子。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女孩子上不了学。”

还重男轻女几个字被叶总咽了回去。

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灭不了了。

不单单是男人会重男轻女,很多自身都是女人的女子依然有这样的毛病。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的苦难是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云紫飞我们无法想象的。”

叶总突然觉得杨智情绪有些低落。

这又是怎么了?

一问之下才知道杨智前些日子走访还发现一个小姑娘。

“她九岁,长得又黑又瘦,关键是,她还拖着一对双胞胎的弟弟妹妹,今年六岁。”

那孩子叫招弟。

“一年前父亲挖煤出事走了,她妈妈居然拿了所有的抚恤金跟着一个男人跑了。家里爷爷年迈,奶奶多病,被这一连串的打击双双倒在了床上。老婆,你是想像不到,这个家,靠着这个女娃子在撑起。”

叶总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当地政府给他们家办了低保,每个月有点生活补贴,但是,吃饭洗洗涮涮照顾弟弟妹妹全是她一个人做。她明明还只是一个孩子,却要撑起一个家。”

叶佳荣无法想象那是怎么样的一个家。

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也有妈妈的心狠毒得像狼一样。

“有些女人确实是自私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杨智自己从小就没有爹娘的人,但是他还有一个爷爷支撑。

现在看着这个招弟,就让他想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

他觉得自己已算是够苦的了,没想到还有比他更苦的。

“这样的女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你要嫁没谁阻止。

丢下一家老少跑路,那也不能拿人家一家的抚恤金全拿了跑了啊。

简直就是不给这一家人留活路。

老的她不管就算了,连自己生下来的三个孩子都不管不顾。

“我找了村长,说了要让招弟上学,但是村长也很为难,说招弟上学了,他们一家人连饭都没人煮来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