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 寒月闻言,只能无奈点头,虽自己不怕,但很明显,文官顶不住这阵势。
此时百姓也已经散去,如今城外正在打仗,保不齐一个火弹落到头顶,那不是完犊子了。
不过百姓们并没有惊慌,城中的守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除了寒月之前的10万军队,还有炎心女帝五万亲卫军。
这五万亲卫军以一当十不在话下。
不过此时并不需要出动五万亲卫军。
从中午打到下午,齐王折损了五千将士,终于退兵而去。
“告诉寒月那小娘皮,老子不服,以后不奉陪了。”
齐王大喝一声,调转方向,开始撤军。
“王,我们就这样撤走?”
姜维目光一闪,跟随在齐王身后问道。
“你看本王像傻子吗?”齐王阴沉着一目光,盯着姜维问道。
“属下知错。”姜维连忙告罪。
“这只是个试探,表明一个态度,让子弹在飞一会,回封地。”
看来能跟随女帝打天下的,没有一个善于之辈。
“王,齐王如今撤军,我们怎么办?”
“静观其变...”镇山王在远处的高山上目光深沉的看着齐王离去的身影。
而此时寒月已经回到帝宫,也已经知晓了齐王已经撤退。
不过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后面还会有更多的王,想要分一杯羹,或者换取更大的利益。
“寒月女帝,如今齐王已经离去,炎心女帝陨落的消息也会如同飓风一般,刮向帝国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我们该如何处置?”
说话的是氏族在朝堂的领导人物,官职为左右丞相以及太尉之下,文官权力最大九卿之首。
名为姜尚。
“众卿计将安出?”
寒月抬眸看了一眼姜尚,随后看向众人。
九卿之中,有一半都是氏族之人,剩余一半基本都是寒门子弟,是炎心女帝亲自提拔上来的,可以说对帝国忠心耿耿。
“卑臣以为,当安抚众王,如今新帝登基,赏赐异姓王等,让其感恩新帝,则封地安稳。”说话之人乃是氏族之一。
“卑臣附议,如今天下刚定不久,不宜在动兵戈,安抚众王,保帝国安稳,乃是大事。”
“臣等附议...”
众氏族官员,全部附议。
“老臣认为不可,如果女帝此举,会让众王轻视帝威,而后行事更加嚣张跋扈,一发不可收拾。”萧何连忙说道。
“萧大人此言差矣,众王只要看到女帝心意,定然明白女帝有意拉拢,怎会不知感恩?”
“哼,酸儒之论,误国误民。”萧何冷哼一声。
“你...你。”
“好了,别吵了。”姜尚开口,冷眼扫了一眼氏族九卿之一。
“老臣以为,昭告天下,择日安排炎心女帝后事,令众王前来吊唁,在观其态度行事,方为上策。”
说话之人为太尉,名为司马懿也是跟随炎心女帝的一位老臣。….
当时司马懿对封王没兴趣,不然绝对有司马懿的一席之地。
“司马太尉此言大善,众王如有异心,定不敢前往,而能够前来之人,虽不敢说一定忠于女帝,但起码可以放在后面处理。”萧何赞同道。
“那没有来的异姓王该如何处置?”寒月皱眉问道。
其实她已经知道怎么做,但她不想走到那一步。
“调王令攻之...”李斯做了个手势,开口道。
“如今帝国有多少可用之兵?”
“回女帝,除却守卫帝都的五万女帝亲卫,每个异姓王手下都有十万可用之兵,除此之外,还有镇守边关的四位大将军手下的四十万边关军。”司马懿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现在帝都除了有五万亲卫军,还有寒月的十万守城军。
这也是当初炎心女帝所安排的,将寒月留在了自己身边。
当初炎心给异姓王最大的权限就是只能募兵十万,超过十万视为谋反。
不过如今出了这种事,相信异姓王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定会偷偷的招募兵马。
“昭告全国,照旧用心月纪年,一月后为炎心女帝举国哀悼,炎心女帝谥号昭武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