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激烈的会议
" 2000年,人类迎来了新的世纪,相比上一个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之快前所未有。
北之星
国家科学院,全华国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华国的大多学术泰斗,科技领路人都聚集在这里。
陈蕴在等了一周后,也没有等到上级领导的回复,再电话与国家科学院联系之后,便在今天来科学院报道了。
不亏是国家科学院,门口的警卫都是荷枪实弹。
在通过警卫的检查后,陈蕴进去了科学院的大门。
还未等站稳脚跟。
迎面走开一位士兵。抬手敬礼道:“您好!您是陈蕴陈博士嘛?”
陈蕴看着眼前的士兵,疑惑不解,刚来到科学院,怎么迎接的不是科学院的人,反而是军人。
回想从出发到北之星的路上,乘车前往机场时的司机,好像是位退役士兵,且前后好像也有几辆车一直跟随。
机场的工作人员,包括飞机上的乘客,好像也有一些军人的影子。
再联想到自己之前上交的建议书。心中有些明了。
陈蕴当即点头,“我就是陈蕴。请问有什么事吗?”
“陈博士,请跟我来,首长请您参加会议。”士兵伸手一请。
怎么回事,什么都不知道,第一天上班就开会。
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猜到与自己的建议书有关。只能跟着士兵前往会议室。
进入会议室,士兵转身看着陈蕴:“陈博士请这边来。”
看着会议室的陈设,再看看参加会议的人,几乎全华国的科学界顶尖大佬都来到了这里。
高分子的,核动力的,生物工程的,甚至还有军界的经常上电视的那些人。
“陈博士这边请!”
陈蕴继续跟着士兵,于是乎便坐在第一排。
士兵转身便向着第一排中间那位中山装的老人走去,此人正是最先收到陈蕴建议书的黄老。
低头汇报一番。
“咳咳!大家安静一下。”
黄老轻咳一声。
“今天呢咋们的会议主题很简单,但是同样很重要,相信各位两个月前,都收到了陈蕴同志写的建议书了。今天的会议主要就是请各位负责人谈谈看法,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这些科技发展建议的可行性。
各位可都是行业的代表,而且再得到建议书的两个月内相信各位都对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
随后黄老顿了顿,示意了一下同样坐在第一排的一个老教授。
“李院士,你是核动力方面的专家,那就请你先来吧!”
陈蕴撇过头去瞅了瞅,这位李院士陈蕴也知道,名叫李敦孚。大学时陈蕴就曾拜读过他的论文。
这位老院士自新华国成立以来,便致力于核能的研究。
是华国核能发展的泰斗级人物。
李敦孚院士是北之星大学的教授,国家科学院院士,多次获得过先进科学技术奖。在核物理方面处于世界顶级。….
李敦孚院士微微一笑,随即站起身来开口道:“既然黄老让我先发言,那我就先谈谈自己的陋见。
今天呢主要先谈谈陈蕴博士在建议书中提到的可控核聚变。
各位都是专家,虽然说各位不全是核能方面的研究者。但是大家都知道啊,可控核聚变,需要把聚变材料束缚在装置内,使之达到上亿度的温度,然后发生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并且实现稳定输出。”
说道这里李敦孚院士随即叹了一口气。“唉,理论上是如此的简单,但是实际行动起来,十分的困难,目前我们的束缚装置,存在较大问题,而稳定输出功率问题更大。”
随即李敦孚院士笑了一声:“哈哈哈!不过英雄出少年呀!陈蕴博士在建议书中提出的方案,经过我们团队的研究,包括其他技术人员的验证。我们核动力方面的专家们一直认为,其可行性较高……
总得来说我们认为,如果陈博士,能来主持核物理方向的研究,我相信五年之内,我们国家就能实现多项技术的长足发展。包括可控核聚变!”
这么看好我吗!陈蕴内心也是十分差异的,虽然自己从小到大,依靠着超越常人的聪明,学习了各方面的理论,而他的建议书中大多都是他的理论研究,但是没有经过实验室数据的论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