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管理层调整



"                                                                                亚视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最大的功臣,自然是赵方林。

  没有他策划的那几档综艺节目,亚视想要在与TVB的收视率竞争中翻身,不太容易。

  但是,如果没有总裁周书亦的大力支持,赵方林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做出这么大的成绩。

层的权益。

  其他股东当然不愿意轻易接受这样的条件。

  于是,赵方林提出对赌协议,以亚视上市之后的市值高低对赌,以50亿港币为基准线。

  如果亚视成功上市之后,市值高于50亿港币,那么董事局就接受不稀释期权池的要求,并且市值每增加10亿港币,将授予管理层1%的期权奖励!

  如果市值不足50亿港币,每少5亿港币,赵方林将赔偿1%的股权,直至他手中的股权被清空。

  赵方林对亚视的上市前景,表现出如此的信心,以林氏家族为首的其他股东,自然都不会认怂。

  与亚视对标的TVB,近期的市值一直在30亿港币左右波动,亚视如果能在一年之内上市,市值达到30亿港币,已经能让其功臣,自然是赵方林。

  没有他策划的那几档综艺节目,亚视想要在与TVB的收视率竞争中翻身,不太容易。

  但是,如果没有总裁周书亦的大力支持,赵方林也不可能如此顺利的,做出这么大的成绩。

  如此一来,赵方林和周书亦这对干亲母子,就联合拥有6%的亚视股权。

  成为林氏家族、钱朝英、新世界发展集团之后的第四大股东,在董事局获得席位,由周书亦担任。

  同时,亚视董事局也正式做然也要通过稀释原始股东的股份得来。

  赵方林要求的意思,就是期权池设立之后,上市过程中稀释股权,只能稀释原始股东的,不能稀释期权池的这10%。

  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赵方林作为亚视管理层的权益。

  其他股东当然不愿意轻易接受这样的条件。

  于是,赵方林提出对赌协议,以亚视上市之后的市值高低对赌,以50亿港币为基准线。

  如果亚视成功上市之后,市值高于50亿港币,那股东,自然都不会认怂。

  与亚视对标的TVB,近期的市值一直在30亿港币左右波动,亚视如果能在一年之内上市,市值达到30亿港币,已经能让其他股东满意了。

  若是亚视的市值达到30亿港币,钱朝英购入亚视股权花费的4.5亿港币,将增值翻倍至9亿港币!

  林氏家族更是赚翻了!

  其他小股东同样获益不菲。

  更不用说市值达到50亿港币了!

  如果能够达成这个目标,不要说“不稀释期权池”了,哪怕赵方林要求,把期权池全部授予下去,股东们也不会反对。

  按照赵方林提出的对赌条件,亚视管理层想要完全获得10%的期权池,必须要把亚视的总市值,推高到150亿港币才行!….

    林氏家族现在拥有两家上市公司,而那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加起来也不过才七八十亿港币而已。

  如果亚视真有市值达到150亿港币的一天,那林氏家族目前手握的股权,价值得有四五十亿。

  林氏家族虽然在港岛,也属于豪门名流,但是排名并不靠前,距离前十名,还有很大的差距。

  如果亚视的市值,真的有达到150亿港币的时候,只要林氏家族能始终持有现有股权,定然会成为跻身“港岛十大豪门”还是亚视第一大股东,但是在亚视的话语权,经过这一番调整,不增反降,不能再过多插手亚视的具体运营事务。

  这其实才是作为大股东,应该做的事情。

  专业的事情,全权委托给周书亦、赵方林这样的专业人士来负责。

  股东只要坐等股权升值,投资盈利就好。

  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赵方林就从制作部副部长,跃升成为亚视的营运总裁,亚视如果顺利上市,就会是CEO。

  这样的升职速度,哪怕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港岛,也不多见。

  更不要说,赵方林现在还是亚视的小股东,实实在在的成为资本阶级,身家暴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