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异乡,异客-第2/3页
她认为6月份的天气过于炎热,中午的饭菜到了晚上极有可能变质,而身为母亲,她决不允许陈燧在如此重要的节点上,承受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
好吧,既然母上都这样说了,陈燧也就只好随她去了。
“老娘,今晚的菜好像有点味道啊?!”
陈燧照例一遍扒着饭,一边对母亲的手艺指指点点。
郝文兰一听这话,顿时就紧张了起来,她连忙端起每个盘子闻了闻,又各自尝了一口。
“是不是食材不新鲜?哪个菜不新鲜你先别吃了……我再去补个汤吧。”
说着,就要站起身再去厨房。
陈燧咧嘴,露出了两排大白牙:“不不不!这是母爱的味道啊!”
“……”郝文兰使劲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好恶心啊你……”
陈燧却一本正经:“等考完试,咱们去老爹那儿玩几天吧。”
郝文兰愣了愣,笑了起来:“行啊!”
……
如果陈燧自己没有重生的话,他宁可相信,自己的父亲陈国平的一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模板。
至少,前半生是这样的。
信城市最偏远的县城是鱼江县,而余江县最落后的乡镇名叫黄金台镇,黄金台镇最偏远村庄,名叫郑家大队。
而陈国平,就生长于这个被文明遗弃的角落。
陈燧记得自己小时候,跟随父亲去奶奶家过年时,明明只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却需要在早晨六点半起床,中途倒四趟车,历经九个小时才能抵达奶奶家。
每逢雨天,村口的泥泞能够淹没孩子的膝盖,所以最后那段十多公里的路,是只能靠步行的。
村里七八岁的孩子得帮着大人下田插秧、上山砍柴,村长偶尔会赶着牛车去往镇里,拉回一整车的,供给全村人的生活物资。
在这样的地方,陈燧从未感受到书中所说的,世外桃源的安宁或是山里人的朴实。
他所见到的,无非是一群绞尽脑汁只为填饱肚子的蛮人,至于知识、素质还有道德,在填饱肚子这件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陈燧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的父亲,是如何在1980年,在那个连上学都要走两个小时山路,人均小学毕业,而且是15岁才小学毕业的荒蛮之地,一步步地成为全乡唯一的本科大学生的。
陈国平说,他二十岁以前唯一的梦想,就是要逃出那个地方!
如今的陈国平,已经是内一家百强企业的高管,年薪不高,只有二十几万,但凭借他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却足以在一市之地,称上一声‘名流’。
……
餐桌上,陈燧兴致勃勃地和母亲讨论着暑期的计划。
而远在徽省的陈国平,此刻也正坐在酒店的雅间里,和一群外国工程师谈笑风生。
“嘿,克麦勒,我承认你们德国人的严谨真的很令人敬佩,但是你真的不打算和大伙坐在同一张桌子上享用晚餐吗?”
雅间角落的小桌子旁,面容严肃的棕发男人正用刀叉将牛排切割成宽度一致的长条。
“陈,我的朋友,你得明白,分餐制是西方人的传统,这事关信仰和精神自由,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餐桌旁的一名金发碧眼的温和男人不禁调侃道:
“得了吧,克麦勒,我爷爷的爷爷还是法国贵族呢,可你看,我现在的筷子用的比陈都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