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子渔
“吱……”
沉闷的金属线崩紧声响起,余文及的身体就像一架精密的仪器迅速开始运作。
——力从腰底起至上肩,从脊柱底竖脊肌开始、经背阔和斜方肌,传递到肩部三角肌,胸肌和腹肌协同,再经过大臂和前臂的肌肉群共同作用,余文及一寸寸发力,悍然撑开手中的这张铁胎硬弓。
然而当他膂力到达极限时,竟也只把这张弓拉开到四分之三圆满的程度。
尽管如此,吉立看向余文及的眼神已经是如看天神,仰慕、艳羡不已。
他师从闻仲太师,修行的也是截教的法门,但太师一脉传承的道术体系,是元神结合外寻的本命物,以五行道术为核心的一套体系,这一套体系也是厉害、未来可期,尤其是额心天眼。
但再怎么练,也不可能像余文及这一脉的肉身成圣这样、有着直观的暴力体现。
只能徒劳羡慕。
“砰!!!”余文及右手松指让弦无矢击发,一声沉闷而低沉的巨大金属弓响如晴天闷雷般骤然在帐内炸响,又如大炮轰鸣。
无形的气流从以铁胎弓前方为中心一阵剧烈涌动,营帐内火盆中的篝火呼呼一阵晃动,帐内光影变幻、明灭不定,正前方的帐帘被无形的气流吹动,轻轻飘起。
帐外守在门口的卫士神色紧张地透过掀起的帐帘往里看了一眼,见只是在试弓,才止住了将要往里冲的步伐,松弛开瞬间绷紧的神经和肌肉、以及紧攥武器的手指。
弓如霹雳弦惊!弓如霹雳弦惊!!平湖秋山般的心境泛起点点涟漪,性情淡漠如余文及,也不由为这弓的威力而心生赞叹。
真正的“弓如霹雳弦惊”,原来这句诗不是夸张的比喻,而是客观的形容,现实中弓弦放击的轰鸣,真有可能如霹雳炸响、晴天闷雷般震撼!震动!!
“好……”吉立抚掌起身,赞叹道:“兄持弓而射,英姿雄伟,真如神人也!想来日沙场之上,何人更可当兄持此弓一击?”
余文及久无表情的面上,也难得露出几分笑意,他朝吉立轻颔了颔首表示谢意。
这张弓,他很满意。
忍不住多看了看,这时忽然在弓中间偏方正的握把部分内侧,发现刻有铭文。
“铭文”又叫“金文”、“钟鼎文”,跟甲骨文一样都是商朝的文字,两种都是象形文字、或者说图画文字。
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就叫“甲骨文”;刻在金属器皿、尤其是青铜器皿上的,就叫“铭文”、或是“金文”——这其中,刻在钟鼎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这把弓上的铭文是两个字,都很小。
其中一个比较简单,是上面一个圆圈,下面是带有弯曲弧度的一横和一竖。
这个是象“人首与手足之形”,描绘了婴儿的圆圆脑袋,两只手和躯干,脚则因为裹在襁褓里而被省略画成一条线。
另一个字则笔画极多,看上去就像四条鱼在水里游。
两个字的铭刻笔道都刚劲有力,首尾出锋,波磔明显,形体丰腴,笔势雄健。
“子……渔……”余文及检索对照着道者给的传承,努力分辨着,一个字一个字辨认出上面铭文的意思。
“子渔?”这两个字连起来读,听上去像一个人名,余文及轻读出声,他知道商朝王室的姓氏,便是“子氏”,姬姓子氏。
“子渔是先王武丁的诸子之一,登于大示,这把弓便是为了祭祀他而作,故而铭金以记之……”吉立善于察言观色,此时他见余文及对于“子渔”这个名字似有疑惑,于是马上开口讲解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