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五行



    练习“三昧火”道术的消耗问题,也是余文及之前在荒野中赶路,没有在路上练习的原因,毕竟周围的环境也不安全,而在野外行走、尤其是孤身一人行走时,时刻保持着一个水平线以上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到了现在,来到军营中了,倒是可以练上一练,因为自太师那边得来的讯息,近期商军不会有大的军事动作。

    至于妖军打上门来?

    太师坐镇中军,自会处置。

    ……

    ……

    于是开始练习,余文及依法运转元神,元神一动,五脏六腑、乃至全身气脉都随之而动,很快,但见余文及口鼻处逐渐冒出几缕白色的烟气,忽然又一下散去。

    失败了……

    这一下,就像拿纸生火没生起来,没有明火只有烟气,而且很快烟气也熄灭了。

    再来……余文及稍事休息,又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很快口鼻中持续冒出淡淡的烟气,但冒了很久,一直都没火焰。

    再来……

    再来……

    这个“三昧火”的道术就是这样,最早只能从口鼻处发出,直接喷火伤人。

    等到道术的理解和修行入了化境,才可以从眼睛中喷出,配合目光形成一种“目击”的效果,看到目标即可击中目标。

    那时就非常厉害了。

    而在此之上,还能以此为基础,以“三昧火”入眼为核心,再配合其他道术或外部条件,形成更强的眼部道术。

    即各种“法眼”、“法睛”、“法目”。

    再来……

    再来……

    热量从脏腑之间缓缓上升,过咽喉十二重楼,来到口部,余文及口中含着烟气,耐心谨慎地等待烟气累积、升温。

    然后口一张吐,整口烟气从口中一下冒出,又被鼻子迅速吸入……呼,没火!

    在这个道术里,虽说“三昧”中“上昧”起于心、“中昧”起于肾、“下昧”起于膀胱,但又从口鼻眼中喷出,其中口为脾之官、鼻为肺之官、目为肝之官,所以这个道术的施展也会涉及到脾、肺、肝这些器官的。

    再来……

    再来……

    忽然,余文及的口鼻之间,冒出一缕小小的无色透明火焰,这便是成了。

    这“三昧火”的火焰小而透明,温度却是不低,微微扭曲的空气昭示着它的存在。

    余文及小心地维持着口鼻间无色无形的透明火苗,但很快还是熄灭了。

    不过不要紧,余文及心中仍感到淡淡的振奋,成功施展出道术,是正式掌握道术的第一步,接下来就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将之熟练掌握,及至应用自如,念动术动。

    稍事休息,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后,余文及很快又再成功了,这一次他撮嘴轻轻一吹,便将这缕透明的小火苗吹成一条细细的火线,落在“化血神刀”之上。

    这便是“祭练”的一种了。

    炼气士认为法器是有灵性,有灵性就意味着法器是“活着”的,是能“生长”的,是能一直成长的,威力也会随着成长表达。

    虽然这个成长速度,可能就像山峰每百年才能增长几厘米一样缓慢,需要日积月累的不断用功,才能见得威力。

    ……

    ……

    而通过合适的方法祭练法器,就可以使得炼气士与法器之间气息不断相通,在法器的“生长”过程中不断打入烙印,提升彼此的契合度,使得在使用法器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利用率,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威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