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商乐-第2/2页
“汤放桀于大水,环天下自立以为王。汤立为王,事成功立,无大后患,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护》,又循九招。”
这里的“先王”,指的就是“帝喾”。
而《墨子·三辨》这里的记载,则是说《大濩》是在先王“帝喾命咸黑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的基础上创作的,并在里面增加上了新的内容。
汤的《大濩》乐风淳厚,乐律调和,人们欣赏之后陶冶情操。
它又名《桑林》,据说商时大旱极多,荼黎生灵,商汤不忍佣人牺牲,于是自己穿粗布麻衣,身披干草驾着马车,到氏族神社所在地桑林求雨,果然他祝祷未完,大雨已倾盆,久旱逢甘霖,人们欣喜,于是跳起舞来,庆祝此事。
这个舞便是《大濩》,也因此有了《桑林》这个异名,又称《汤乐》。
乐舞有神秘恐怖的原始色彩,《桑林》与求雨祭祀有关,因商汤为救旱而“以身为牲”,乐舞的内容便是为他歌功颂德。
不过《大濩》一般用在在比较大、或者比较庄重的场合,眼下说到底也不过是一次接风款待的宴席罢了,这种程度的场合还用不上《大濩》,而是用《晨露》。
《晨露》跟《大濩》一样,都是出自商汤的宰相伊尹之手所作的乐舞。
……
……
乐舞何名?余文及其实听不出来,他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修养,还是坐在身后的王虎有眼色、附耳小声告诉他的。
王虎再怎么样,都是将级的军官,听过并能辨认出大商上层社会流传极广的乐舞名目,倒是一点都不奇怪。
乐舞乐舞,在这时,乐与舞二者是相连在一起的,有乐就有舞,因此乐曲奏响的同时,一排优伶舞女便从从厅外鱼贯入内,开始随着乐曲偏偏起舞,以飨远客。
这群舞女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为首领舞的那一位,她随着乐曲起舞唱到: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她的体态轻盈而丰硕,脖颈修长而丰润白皙,皮肤白敬如凝脂,就像一只健美的大羊,她额上戴着白狐皮做成的发带,辫发之上插着两根长长的彩色雉羽。
她的歌声清越而婉转,如雏凤之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