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投秦-第2/2页
思来想去都没有什么好法子。
文通心一横,就遣了几人赶回东岭去给曾弧带信,又遣了几个信任的人,化妆打扮去武关探听消息,自己和军队先在河滩上暂时安营。
他却低估那队商人对军队警惕之心,那商队头人在稍微远离文通的军队后,就交代下人悄悄坠后,观察这支军队的动静。
听到下人匆匆赶来回报,说那支军队停止了行进,在河滩的偏僻处扎营。商人就起了疑心:这支军队从东岭而来应当无错,但今时今日,狄戎归附武关太平,这个方向从来没有过军队来往,莫非东岭有事?如果东岭出事了,那武关的军集说不定就要被影响。
商人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叫来下人,交代了几句,那下人匆匆就往武关而去。
在河滩扎营的三日,河滩一直平静无事,军卒被约束在营地不准外出。
但熟悉了周围环境之后,文通内心却不安之极:这种地方呆得越久就越不安全,反不如在平地里,如果遇到突发状况,是逃是战都有个余地。他暗暗懊恼当时是怎么个想法,居然挑了这么一个绝地安营。
可能是侥幸心理作怪,他也没有即刻令择营地,只是惯例的派出哨探,到外围警戒。自己估算时间,前日派出去的亲信,应当早就到了武关,却至今未回,也不知道探听到什么消息。回东岭的人,现在应该也见到了曾弧,如果回报及时,自己是进是退就有个依据。
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派出去的哨探没有回来,可是地面忽然微微震颤,然后是低沉的呜鸣声传来。久经战场的文通立刻心知不妙,吆喝军卒聚拢列阵。
但很快文通就绝望的发现,河滩上头的高处出现大批秦军,刀枪耀眼旗帜飞扬,旗帜上秦字王字清晰可见。
河滩果然成了绝地,随着高处一队整齐的弓箭手出列,文通知道厮杀无用,扔掉手上兵器,吩咐士兵也放下武器,随后大喊:“某,曾国车大夫文通,愿降。”
高处之人听到曾国字眼,也不由得一阵骚动,但很快就平息下来。
文通连同五百军卒,全部束手投降。
只能说文通立功心切冒失前出,大大违背了军事行动的基本规律。
本来遇到武关这种情形,文通应当急急回军,偏偏他被文亥计取东岭蒙蔽了心神,犹豫之间还存了侥幸心理,为了躲避耳目,选在河滩背人处扎营。连连的昏招,累积成此刻的灭顶之灾。
看到文通等人手无寸铁被军卒押送上来,有一名西秦将领身着青色戎袍,胸前挂着铜镜护心,头盔顶着簪枪红缨骑着赤马越出队列,这将领年龄大约三十出头,脸白无须面目清秀,催马踱步上前,翻身下马,对着文通拱手做了一礼,说:“不知曾国车大夫远来,卞有失远迎,望车大夫恕罪。”
“败军之将哪敢言礼,关尉莫要取笑。”文通听到对方自报家门,知道对面来将是武关关尉王卞。自己投降被绑不能拱手,但仍然微微躬身,点头回礼。
“车大夫见外了,请随某赴武关小聚,卞在武关设席为大夫洗尘。”王卞说话还是彬彬有礼,说完亲自为文通解开被绑的双手,边解绳索就边问:“车大夫可是从东岭而来?”
“正是。”
“东岭何时归附曾国,卞信息闭塞,却是未知。”
“半月之前。”
“那也是怪了,东岭到武关快马只需四五六日,消息竟然未曾到我武关?”
“宫奇举城献关,无人回报也是正常。”
“关相乐普与卞是旧识,不应无一字音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