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入关



    见宫瑁竟然直接就领了众人,望关城而去,文亥心中也有一些捉磨不定,不知宫瑁是什么打算。难道东岭关早有准备,军卒将领已经迁至关中,但早前看雎城样子,毫无迁城的杂乱,路上也未见卒役来往,感觉又不像有准备的模样。

    未多时,一群人穿过壶口栈桥,东岭关就在眼前。

    宫瑁忍不住问:“文尉可曾来过关内?”

    “曾遥遥相望,却未近看,不想如此峻险。”感叹之余,文亥接着说:“果然是大国屏障,此处险要,天下少见。”

    宫瑁笑笑,手指栈桥,一脸笑意的说:“若贼曾敢至,怕也要望关而兴叹,此处却非人力可取。”

    文亥心中也是见桥而骇然,觉得此行恐怕多有挫折,没有接话。

    宫瑁边走边说:“雎城杂乱,无处安置,某怕怠慢了文尉家人,故使了奴隶,在关内稍作收拾,到时文尉族人来到,才好安心居住。”

    文亥一听,心中更加不安,那不是关门打狗吗?进了关内,进出不易,他原本计划到了雎城,还要联络一些相熟的军将,待曾弧大军到来的时候方便行事,心里暗说:“宫瑁阴险。”

    宫瑁自然不知道文亥心里千弯百折。入了关城,引众人来到一处院子。

    院子没有人员居住的痕迹,想必是空置已久。

    宫瑁就说:“此处原为某家旧居,自祖尉事秦以来,关东太平,便徙了雎城,空留此处,不时也使人打理,倒是勉强还能起居,文尉到来,以后代为照料。”意思是说,这个院子以后就给文家住了,至于要不要给钱,以后再说。

    文亥赶紧致谢:“此地甚好,和深感宫尉厚意。”

    于是支使文大兄弟几人,安置卒役,摆弄物件。

    然后文亥取来一个盒子,捧给宫瑁,说:“和此来仓促,只为先与宫尉做个交代,家人还在后续,此物是和之收藏,今日蒙宫尉恩情,外物不足为奇,且与宫尉随手把玩,待家里大人到来,再作谢礼。”

    宫瑁打开一看,是一把铮亮的匕首,纹饰古朴,刃口细密,确实是个好东西。也不客气就收在手里。接着说:“家人之事无需担忧,文尉只需遣一二心腹,回报便可。庸城如何,与某细说,好回复关尉。”

    文亥心中早早编好故事,就说:“数月之前,姬伯收到贼曾来信,信中无礼,称姬伯为儿臣,要姬伯献城事曾。姬伯乃天子苗裔,见信大为愤怒,发誓与贼曾不同戴天,劓了来使,复了信件,信中谴责贼曾无礼。”劓了来使,就是割了使节的鼻子。

    “两月前,主簿姬乃收到曾国回来的密人回报,说是曾侯起两万精兵,讨伐庸城。姬伯于是征召军卒奴役,欲尽起庸城青壮,与贼曾决战于大岭。”

    “贼曾可是到了岭南?”

    “尚未,然庸城弱小,城中将吏心中多有不安,征召卒役一时也颇受挫折,亡夫流民四处逃避。”(插播一下:亡夫不是死了丈夫,是逃亡男丁的意思)

    宫瑁也插了一句:“雎城近日确有流民踪迹。”

    文亥就接着说:“家中大人恐怕兵刀相见时节,族人有周全不到之虞,意寻一安稳地方,先期遣走家中妇孺安置,若庸城不测,可为后进门路。和向仰慕宫尉大度,况且雎城有鸡泽丹水之利,必能保全族人,故而来求宫尉照护。”

    话说得好听,宫瑁就听出一个意思:仗还没开始打,文家就觉得庸城一定打不过,所以全家要跑路,西秦这地方好,所以跑来这里。

    “好说,好说,文氏与雎城交好有年,必不使流落无处。”宫瑁放下心来,既然庸城那边还没开始打仗,东岭关有的是时间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