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宫尉-第2/3页



    “也不可不防。”宫瑁说。

    “待文氏来时,使其入关,城中辎重财货,也先移入关内,多征奴隶民夫,把关城修整修整,若真有不谐之事,暂趋关内一避。虽说东岭关城腐朽,重修不易,但越大泽,渡丹水不是易事,毁了壶口栈桥,多少军卒无用,无须过多疑虑。”

    宫奇觉得曾侯怎么都不可能进攻东岭关的依据,就在壶口一处。丹水在东岭关前跌落,落差三丈有余,跌落后河水湍急,舟楫难渡。

    东岭关在壶口上方狭窄之处,修有栈桥,栈桥两边还筑有军堡。如果拆了栈桥,除非长了翅膀,否则一军一卒都过不来。

    即使大军到来,在下游寻找到平缓的地方渡河,兜转几十里路不说,到了对岸关下,却是天然的峭壁,任你是猴子转世也无能为力。

    “文家是外人,为何要先置于关内?”

    “我自有谋划。”宫奇却没有细说。

    宫瑁听了,虽然心中隐约有些不安,却也想不出哪里不对,回到尉府,想了一会,忽然扶额。暗想:哪里就糊涂了?

    文家举家外迁之雎,必然车马人等众多,走漏曾侯伐庸风声,雎城必乱,雎城这几年日渐衰落,说不定有些人会生出异心,对于东岭关设防不利,其次是,文家外来,根基全无,然而文氏是大家,必然财货众多,置于关内,去留无路,适时便可以拿捏,怕有不少油水可以补贴这些年的差损。

    想通了这一点,唤来文大二人,便说:“此事某可做主,尔等且遣一人,回禀文尉,雎城之事,某家一力担待了。”

    文大就说:“二弟尽回庸城,与叔甫做个交差,某家在雎城,任由主簿安排。”

    文二匆忙赶回,又是一夜一日,来回二天两夜风霜兼程,待到鸡泽营帐,早已经疲惫不堪,文亥见了,更觉得几人甚是忠诚可爱。

    文二把宫瑁的话转告文亥。

    文亥交代他好生休息,后面还有任务与他。

    然后来寻文通商量。

    “大兄,这几日我反复思量,此事还要我本人走雎城一次,否则难成。”

    “叔和怎讲。”

    “迁家只是借口,如果只是遣些劲卒死士,怕是雎城也会起来疑心。”

    “只是此行,风险不小,叔和若有闪失,怕是伤了姬伯和文家的归附之情,卿尉与为兄都不忍。”文通劝道。

    文亥自己几天里也反复设想过各种情景,加之文二回来,说宫瑁回复爽快,自忖此事若成,便是大功一件,可保他文氏在曾国也有一席之地,若不成,至少为能姬牧姬乃争取到曾弧的支持,回报伯爷对文家的眷顾,怎么都不能算亏。

    “和意自领三十劲卒,若干奴役,入雎城为内应,到时寻机进入关内,既可防范卒吏走漏风声,也能绝了雎城怀疑,却恐此举,为卿尉疑心,大兄可否为我说情。”

    文亥把计划对文通和盘托出。

    文通听了沉默不语,不是他信不过文亥,但如此行事,的确容易让人起疑,把整件事弄得跟文亥预谋临阵叛逃一样。

    “大兄莫要疑虑,和父母弟兄妻儿亲族尽在庸城,岂能独离,此法也只为行事方便,和无有他心。”

    “且看卿尉意思。”文通说。

    于是两人同去了曾弧的将营。曾弧似乎没有多想,说:“尔等商妥即可。”

    待到天黑之时,却独独唤了文通前去,又细细问了一番。叮嘱他挑好忠诚家丁,随文亥前去雎城,若文亥有不该有的举动,便宜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