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鸡泽-第2/3页



    越过鸡泽,才是东岭关外的城镇。

    是的,东岭关外有一个小城,因为西秦国也要沟通外界,货物交换。而且,东岭关是东西交往要冲,世代都有军卒驻守,镇守东岭关的将卒,年年延续下来,家世复杂,门户众多,很多军户几代繁衍下来,形成了一个聚集上万人口的小城。

    小城名叫雎城,雎的意思是百鸟之官,因为城在鸡泽边上,鸡泽有许多鸟类栖息,有时就会看到一鸟起飞,众鸟追随的场面,所以当地的人认为大泽中住有鸟官,就把小城命名为雎城。

    曾弧的前军,轻装上路,速度要快了一些,行军五六天,就到了大泽边缘。

    遍地是野草蔓生,无边无际。草下就是水泽,到处是泥沼,一个不留意,车仰马翻,有的士兵前脚好好地,下一脚就陷入泥沼,旁边的人连拉都来不及,咕噜噜冒几个泡就不见人影。

    曾弧接到禀报,也知道行进艰难,不敢大意,在鸡泽边上先扎了营帐。

    一面命令奴役架木割草,简单开辟路径。一面招来手下将吏,商议对策。

    将营里,文亥作为军中咨询,此时正指着案桌上简单堆砌的沙盘,和曾弧说:“卿尉,此处名为鸡泽,东西约百里,南北也有三十里地,若是雨季,还能再大一番。鸡泽东面,是大国姜晋,庸城与西秦,便以鸡泽为界。越过鸡泽,是西秦国的雎城。如营地出发,绕鸡泽西侧而进,约莫五十里便可击雎城。”

    曾弧是卿大夫,尉就是领兵的将军,所以军将惯例尊称他卿尉。

    “雎城兵卒如何?”曾弧问道。

    “雎城只是小城,城防都不曾做齐,出其不意几百劲卒足已。”

    曾弧想想,觉得可信:如果雎城是大城,自然会引起东土各国的防备心理,绝不可能等他曾国来取。

    “雎城与东岭关,距离几何?”

    曾弧的军事目标是奇袭东岭关,攻打雎城,东岭关如果接到警报,提高警惕,奇袭不成,就算是拿了雎城,也是无益。

    “雎城便在东岭关颌下,相距不出十里。”

    “那就是说,雎城是东岭关的前出军堡?”

    “是,也不是。”

    “怎讲?”

    “卿尉容禀,这事说来较长。约有五十年前,随氏联合北方狄戎,征伐姜氏西晋,东岭本为西晋旧地,雎城前身,确是军中奴隶营堡。”

    文亥喝了口水,继续说:“戎狄越莽山,由关内袭击东岭,关西晋军被断了归路,姜侯只能投降,没想到随氏残酷,竟然处死被掳的姜侯及姜氏一族。随氏也因此恶了东土各国,断绝了与随氏来往。姜晋大败,随后东迁,便是今日之东晋。然而姜侯既死,姜氏关东族裔为了争夺王位,自身内乱,国内再无平稳,自无夺回东岭之力,此处便归了西秦所有,雎城前出,即使屯有军卒,却不合攻战之理,况且几十年未有兵争,雎城如今只是民城。”

    文亥不亏为军将世家,竟然把一番久远历史说得清清楚楚。

    “既然狄戎入侵,西晋溃亡,为何庸城能够独存?”曾弧心系面前大泽,心里大概也有答案,只是想确认一下。

    “呃,便是这鸡泽阻隔,狄戎精于骑射,却不能适应水草之地。”

    “嗯,此战恐怕不易。”曾弧心里不由得对这片大泽,有了更深的认识。

    “卿尉舒心,当年狄戎也是由关内进击,一战而定。”

    站在旁边的家将文通,虽然对大泽地理不熟,插不上嘴,但掐准时机,向曾弧表露决心这种小事,还是能顺手捻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