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土书-第2/3页
其实就算是现代人也一样,如果不是迫切的需求,实际上很多想法,也就是当时脑袋里一闪而过的念头,仅此而已,之后不会再想到。
当然,也有可能即使她把毛笔发明出来,别人也不会觉得好用,毕竟习惯的力量也是无穷大的,除非是暴力推广。真正的发明,是在实打实的生产实践中产生,才有生命力。一个人很难去预测未来几十甚至几百年的变化,就算是跨时代的天才也一样。
但即使姬蘅是21世纪地球人转世,她也不明白毛笔的重要意义。
毛笔的发明是划时代的文明进阶,伴随毛笔的发明,才夯实了社会秩序急剧蜕变的基础。毫不夸张的说,是毛笔的发明,奠定了中华文明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文明底座。
毛笔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书写简便,更是在于稳定字形,让文字不再变化无端。
文字稳定了,才具备了“书同文”的社会基础。
而书同文是大一统的前提,欧洲人直到21世纪的今天,仍然小国林立,印度是英国殖民者强行用枪支大炮捏在一起,非洲南美更是,错失了整整两千年的文明进化。想想其中的差别,竟然只是小小的一根棍子绑上一撮兽毛,只能说造物神奇。
可是,即使文明发展到21世纪,现代人又有几个人能理解呢?姬蘅身上的那个小学音乐老师不懂也不足为奇。
要是她理解毛笔的意义,磨穿脑壳也会把毛笔墨条做了再说。
闲话少说。
马文琪回来也啧啧称奇,小周却脑洞大开:“这事还可以点亮金手指。”
“怎么说?”马文琪一听到金手指,兴趣就来了。
“毛笔和造纸。”小周可能自看到吏目刻书回来,就在琢磨这事,接着说:“这两样造起来都很容易,说不定能赦了我们奴隶的身份,弄不好还能当个末吏。”
“你知道怎么弄吗?”老马觉得毛笔好糊弄,但造纸他没有头绪。
“都说了很容易,小说我都写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某音上见过实操。”小周越发觉得靠谱。
“能做就不要客气。先弄个大概,就去找吏目说话。”马文琪也跟着充满期待。
“呃,没有竹子,兽毛也不好找,造纸需要收集很多树皮。”小周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
“没有竹子,弄个棍子也一样,兽毛还不好办,找个老鼠洞,抓只老鼠薅一把。”老马是土老板解决问题的思维,说:“完美主义要不得,解决问题,而不是完美解决问题,这是我管理员工的第一要领。”
小周听完,觉得很有道理。
“做完毛笔就先献毛笔,说不定能引起那个唱歌的人的注意。”
“呃,不要动不动就引人注意,毛笔和纸张是配套的,分开献效果不好。”小周本能的就不想太冒险。
“你还是完美主义作怪,到时纸张就先嘴上说,争取资源嘛。”马文琪又说起他的生意经:“有个螺帽就能卖螺丝丁,有个轮胎就能卖汽车,生意都是这么做起来的。客户也一样,他有个杯子才会想到喝咖啡。”
小周被教育了一顿,虽然不太服气,但也反驳不了,就说:“先找材料再说吧。”
交完泥巴后,暂时奴役们也无事,两人不能离开营帐太远,瞄来瞄去找棍子,反正只是筷子大小的木棍就行,很快在营帐周围就收集了四五只。
显然,直接就在树枝上绑老鼠毛不现实,外观实在不上档次。
“弄个石头,把棍子磨光磨直。”马文琪看着几个小树枝,觉得造笔也不过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