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顿开金绳断玉锁
暮霭沉沉云天阔,断鸿声声夕阳斜。
那秦香薏一手扶栏,背对于持,眼神定定的看向远方,似是陷入了茫茫前尘往事之中。
城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蔓延至远处绿洲草丛,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
数十年前,中原战乱不休,朔州除少数豪族大户、江湖世家外,竟也慢慢燃起烽火,黎民百姓渐有朝不保夕之感。
秦家乃是朔州大户,传承数百年,于乱世之中苟全保得些许家业,本拟内迁托庇于武道大族乐氏门下,不料变生肘腋,贼寇蜂起,竟攻破县城、杀戮四起。
乱自东门而起,秦家薄有资材,家中亦养得十数名忠心护院下属,于此危难之际,一家数十口顾不得许多,当即收拾些许细软,望西奔逃而出,于路自少不得风餐露宿、流寇袭扰等诸般磨难,待得临近彼时轮台关城之时,只余秦氏父女寥寥数人。
彼时,前有险关、后有贼寇,秦玉蝉父女二人已生绝望之心。
危难之际,遇得那少年英雄耿超出城巡防,路见不平之下,遂打杀了一众贼寇,救下秦家残余数人。
自此,秦家暂且安身轮台关城,日常月久之下,耿秦二人暗生情愫,遂禀明各自家中、以求缔结良缘。
乱世儿女,皆是纵情随性之人,那耿家并不在意秦氏家道中落,秦父亦不掩饰对耿超少年意气之赞赏,何况,二人早是情投意合、千肯万愿了,于是,一桩亲事就此水到渠成。
其后风云突变,西域诸邦围城,攻杀不休,耿氏坚守城池,保得关城一寸未失。随后于偶然间探得中原大赵立鼎之消息,便有了文氏遣人千里驰援之事。
局势稍有安定之后,耿秦两家便为二人操办了婚事,于一对少年夫妻而言,确也过了一段乱世烽火之中颇为难得的平静甜蜜岁月,同进同出,狩猎射箭、观花赏月。
然则朝廷正值用人之际,耿氏一门将才,尤以耿超最为出众,来使之意欲调耿氏一营人马前往中原参战,此处边城择人留守便可。耿氏数代坚守轮台,只为防御西域异族入侵中原,保得正统血脉不失而已,岂会甘心遵从朝廷之意参与王朝内战。
一番商议妥协之后,在秦氏的依依不舍中,耿超带了数十随从直奔北地边关而去,直至今日未得归返。
于持见得秦玉蝉此番情形,微微咳嗽两声,转而言道:
“老夫人还请节哀,在下见此镜灵颇有灵异,想必于老夫人而言,其中定有说道吧?”
那秦玉蝉并未转身,只默默点了点头,自袖中取出半块残镜,眼神注视片刻,凄然一笑,道:
“这数十年来,却是委屈你了。”
那一旁侧立的老夫人闻言连连摇头,正欲开口说话,只见秦玉蝉手中残镜轻轻晃动数下,蓦然一片银白光雾朝老夫人当头罩下,片刻间老夫人已然消失不见,只那铜镜背面一处阳刻的花纹上,散出道道暗淡的微黄光晕。
秦玉蝉将手在那光晕之上来回摩挲着,慢慢转过身来,却是已然变了模样,非是那花信夫人秦香薏的样子,倒是与适才院中见到的秦老夫人别无二致,只是容颜憔悴,精神萎靡不堪。
这变了模样的秦玉蝉朝于持勉力一笑,强自站直身子,旋即屈膝深深的施了个万福礼,口中说道:
“耿门未亡人秦氏玉蝉,见过恩人于先生。此时已是妾身真身相见,还望先生海涵,将亡夫身后之事告于妾身,老身有礼了。”
于持神色微动,略微上前一步,双手朝前虚扶,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