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赵高何德何能?-第2/3页
“我记得,兄长扶苏的母后就是楚女,而且父皇一直都未立皇后。”
赵高看向胡亥,他忽然发现胡亥的野心似乎不小啊。
不会是被原赵高的话给勾引的吧。
其实,胡亥想隐晦表达的事情并不是没有道理。
有人曾猜测,秦始皇驾崩前,所留遗诏,并不是让扶苏登基,而就是胡亥继位。
赵高根本就没有篡诏!
原因就是,扶苏的母后是楚女,秦始皇担心楚人再次把控朝堂。
毕竟,新皇继位,肯定要依靠外戚。
再者,就是担心楚国的遗老遗少,拿扶苏与楚国的关系做文章。
这点倒是有实证。
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取张大楚国之意。
打着就是项燕与扶苏的名号。
你说你举着项燕的名号,还情有可原。
因为项燕乃楚国名将,并且为楚国战死沙场。
可拿扶苏的名号,这跟你“张大楚国”有什么关系?
再者,皇帝一般都不会让太子出外监军或带兵打仗。
有些皇帝甚至自己御驾亲征,留太子监国。
这种惯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
甚至于,派太子出征反而被视为君主想搞死太子的举动。
比如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出征,里克劝谏:
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适不可以帅师。
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令行禁止,如果太子出征,事事都禀报皇帝,就会没有治军的威严。
而如果太子独断专行,全不禀报皇帝,就显得不孝顺。
所以,太子并不适合领兵出征。
除了从扶苏这一方面分析外,还有便是秦始皇对胡亥的宠爱。
秦始皇出巡,胡亥想要同行,秦始皇便同意了,而其他皇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
当然,也有人反驳,如果胡亥是合理继位,为何要将所有兄弟姐妹全部诛杀?
如果说,杀扶苏、杀蒙恬蒙毅,是担心他们“起兵造反”。
那将所有兄弟姐妹一个不留,这是几个意思?
赵高顾左右而言他道:
“臣有些记不清了,再者楚国早已覆灭,再考虑这些也无甚意义。”
赵高现在完全不想参与到这种事情当中。
他只想一门心思搞秦始皇心态。
不管是扶苏登基,还是胡亥继位,只要秦始皇的遗诏上选谁,他就支持谁。
因为,即便秦始皇驾崩,但只要做符合其心意的事,他依旧能获取好感度。
而且,比活着的秦始皇好感度更容易获取。
这是赵高的亲身试验。
唉,赵高到现在还以为秦始皇死了,他还能获取秦始皇的好感度呢。
赵高倒是从来没有怀疑过秦始皇会诈死骗他。
因为,在古代,一个皇帝联合一个御医,诈死欺骗一位臣子。
这种事,想想都觉得有些荒诞。
而秦始皇联合夏无且,诈死甚至连遗诏都写好了,就为了骗一下赵高?
赵高他何德何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