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卧龙凤雏



    “锅?”

    一旁的狄安见赵高站立不动,四下张望,嘴中喃喃。

    于是,他指着一口鼎,猜测道:

    “您是在找这个吗?”

    赵高看去,直接摇头。

    我是要做菜,要鼎干什么?

    烹人……饪吗?

    赵高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整个尚食局确实连一口铁锅都没有。

    他不经疑惑,脑海中搜寻一番,这才发现:原来大秦根本就没有铁锅。

    换句话说,在大秦,铁锅还没有被发明创造出来。

    在大秦,主要的烹饪器具就是鼎、鬲、釜、鍪、甗等,或陶制或青铜制。

    不仅没有锅,甚至不用铁制。

    其实,铁器自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不过大都是生铁,所以比较硬、脆。

    一般都是用于制作农用器具或者炊具,很少用于制作军用器材。

    当然,也正是因为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的发明,导致生产力急剧提升。

    周朝时期的井田制已经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生产力,于是开始瓦解。

    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晋国的“作爰田”,便是征兆。

    鲁国的“初税亩”,首先从法律形式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

    此后,楚、郑陆续实行税亩制。

    而商鞅以法律形式确定土地私有可以买卖,则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崩溃。

    这些都是知识点,要考……

    虽说很多炊具已经开始用铁制作,但宫中的鼎、鬲、釜等这些炊具,还是青铜制居多。

    发现这一点后,赵高一时间有些无从下手。

    没有铁锅,炒个屁菜?

    光靠鼎、鬲、釜之类,能做出什么好吃的?

    难怪秦始皇说菜品乏味,这能不乏味吗?

    现在大秦的主要烹饪方式,就是煮炖等。

    将肉类或者蔬菜放到鼎里面煮,煮熟后蘸点调料就直接吃。

    根本就没有煎炒焖炸等后世极其丰富多彩的烹饪方式。

    不过,也因此秦朝时期的调料就比较丰富。

    诸如葱、姜、醋和酱等调味品都有。

    对了,《鸿门宴》一文中,樊哙闯入营帐,项羽赐其彘肩,项羽手下却拿出一生彘肩。

    有人认为“生彘肩”是一条没有煮熟的猪前腿。

    而还有的人则认为,“生彘肩”是指煮熟却没有蘸任何调料的猪前腿。

    想象一下,一条猪大腿,只是用水煮熟,然后就吃。

    且不说这肉有没有味,能不能咽的下去,就是塞牙也忍受不了啊。

    所以,若是不蘸点调料,一般人还真吃不下去。

    而这,就是当时主流的烹饪方式。

    不过,你也别认为秦朝饮食就真的很“清淡”了。

    其实,先秦时期还有一种烹饪方式——烧烤。

    就比如,旧齐地都城临淄的烧烤,直到后世仍让人交口称赞,赞不绝口。

    吸引天下人前往临淄吃烧烤。

    关键是齐地人还特别好客、实在。

    说实话,前世因为经济原因没有去过齐地,见识一下好客齐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