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胡也的锅,关胡亥何事?-第3/4页



    似蒙恬等一些将领早已饥渴难耐。

    而底层的士卒因无战事,而无法获取军功,争得爵位,也早已心有怨言。

    这都是大秦的不安因素啊。

    所以,此刻蒙恬听到要北击匈奴,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就在此时,一道声音突兀响起。

    “陛下,臣有一言,匈奴不事耕种,游牧草原,常年生活在马背之上,故而骑射皆精于我大秦铁骑。”

    “况且,匈奴马匹优良远胜于我大秦战马,且数量极多。”

    “匈奴骑兵速度极快,来去如风,三十万秦兵恐不能制。”

    “臣建议,增兵至五十万,以击匈奴。”

    赵高寻声望去,只见通武侯王贲拄着拐杖走出朝列。

    看其踉跄模样,想来早已病痛缠身,应是早年战场杀伐所致。

    秦灭六国,除了韩以为,其余五国皆是被王翦父子所灭。

    通武侯王贲乃武成候王翦之子。

    史书上,王贲的生卒年不详,王翦的生卒年同样不详。

    但可以大致推测一番。

    据说王翦死于秦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明年,活了九十岁。

    古时男子大概十五六岁便结婚,因此王贲与王翦年龄相差应该不超过二十岁。

    也就是说,王贲此刻也已经六十多将近七十岁。

    现在还能上朝,都算身子骨硬朗了。

    要知道,不是什么将领都能像王翦一样长寿且善终。

    包括他的儿子。

    不管书上怎么写,反正他从原赵高的记忆中发现,王翦现在还活着,但似乎只能卧床,已无法行动。

    还有,王贲现在七十有二。

    秦始皇也看向王贲,他素知王贲与王翦一样打仗求稳。

    毕竟是父子,王贲受到王翦影响也实属正常。

    就如当年灭楚一战,李信说灭楚二十万足矣。

    而王翦非说非六十万不可,甚至不惜告老还乡。

    其实,李信前期攻楚,是一路的高歌猛进,凯歌阵阵。

    若非关键时候昌平君反叛,胜负如何,还犹未可知。

    然而,败了就是败了。

    最后还是靠王翦力挽狂澜,才打赢了这赌上大秦国运的战争。

    军神不愧是军神。

    而王贲身为军神之子,跟随王翦作战多年,深得其领兵精髓。

    如果不是有那一场梦,秦始皇说不定就真的采纳了王贲的建言。

    可现在,秦始皇只是笑道:

    “通武侯勿忧,三十万秦兵不仅够蒙恬击退匈奴,甚至都够他修筑长城了。”

    “修长城?”

    王贲与蒙恬俱有些不解,不是在讨论北击匈奴,怎么又扯到修长城了?

    赵高更是瞬间看向秦始皇,心中惊骇:

    我听到了什么?

    什么叫“三十万秦兵不仅够蒙恬击退匈奴,甚至都够他修筑长城了”?

    秦始皇是怎么预知到蒙恬能“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秦始皇见王贲、蒙恬二人疑惑,于是道:

    “此次朕出巡至北地,发现燕赵之长城多有损毁,故而想让蒙恬将秦燕赵长城连接起来,抵御匈奴南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