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灞桥黄昏



    马上一行人撇开狗儿,策马向长安城东门而去。

    狗儿现在也顾不上打水了,撒腿向家中奔去,他路熟,绕了个小道,很快就到家了。

    赶到家的时候,那群人还没找到这里,狗儿拉起阿母就往外跑,阿母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傻孩子又发什么疯;

    两人连续跑过了两条街,找到一个僻静处,才停了下来,阿母有些恼怒,气喘吁吁地骂着:“你这傻孩子,又发什么疯?”

    “阿母,外外...外面来了一群人,说是找你,都骑着马,拿着弓刀,看着不像好人!”狗儿一边喘气,一边把刚才看到的事情向母亲说了一遍;

    “狗儿,你……”母亲对他说的事情并不在意,乱世之中,烂命一条,生死自有天命;

    只是儿子突然能这么利利索索地说话,让她惊讶不已,自己的狗儿一直是个傻儿子,平时除了傻笑、干点杂活儿,就啥也干不了,说话也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就从来没有一次像今天这样利索的说话!

    “狗儿,你会说话了?上天有眼啊!”阿母突然特别激动,抱着自己的儿子哭了起来。

    狗儿的阿爷跑了之后,狗儿成了妇人唯一的寄托,虽然世人都对他指指点点,但为了孩子,她也坚强的活了下来,

    只是,人人都说他的狗儿是个傻子,说是父母造孽才生出这么个傻子来,让她无比的崩溃,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只是想到自己一死,这傻儿子更没法活儿了,才勉强活着。

    没想到,狗儿今天突然会说话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真是上天开眼啊。

    王氏抱着儿子哭了好一阵,心情慢慢恢复平静;

    才想起儿子说的话:“狗儿,你刚才说什么一群人?”

    看母亲哭的的悲切,狗儿也跟着掉了几滴泪,看到母亲清醒了,赶忙把刚才的事儿又给母亲说了一遍!

    “莫不是你那杀千刀的阿爷,又惹什么祸了?”王氏恨恨地说道,他这个男人,爽完后拍拍屁股跑了,留下个傻儿子让自己养活,说是在河西安顿好就来接娘俩,一去九年,全然把这娘俩抛在了脑后。

    “儿啊,咱们这么跑出来也不是办法啊?如果真是你阿爷又犯了事儿,该如何是好啊?”

    “阿母,事到如今,咱们母子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狗儿不光会说话了,脑子也灵光了,“待我观察后再做打算,今晚阿母就先去杨老太太家挤一挤!”

    杨老太跟狗儿家一条街上,家里的男人出去打仗,都死光了,就剩下老太太孤身一人,整条街上,也就杨老太一人对狗儿还不错。

    老太太出自弘农杨氏,虽然家中没了男人,但族中子侄常接济一二,家境还过得去。

    “唉,也只能如此了,等那群人走了,咱们母子再做打算!”

    两人小心翼翼地回到东门的窝棚,看自家门口围了一群平时闲七碎八的邻居们,在那指指点点不知道说着什么闲话。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人群慢慢散去;

    两人偷偷摸摸地从后门溜进杨老太家中,老太太正在屋里坐着,听见门口有动静,推门出来,看见两人,很是惊讶!

    “狗儿阿家,你和狗儿跑哪里去了?刚才来了一队人马找你们母子!”杨老太抢先说道;

    “狗儿在东门时便碰到了,早早跑回家,我们娘俩才幸免于难!”王氏此时说话,还有些心有余悸,还好狗儿突然变聪明了,要不娘俩难逃一劫!

    “狗儿还有这心眼?”杨老太诧异地看着狗儿,今天的狗儿确实跟以往不一样,眼睛清澈,原本整日张开的大嘴也合上了,倒显得有几分少年的可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