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喝外国茶



    周天行跟上九叔和文才,介绍了下自己,又把自己现编的留洋背景,通通告诉九叔,表示想要暂时跟着九叔,谋个营生,等有亲人的下落了,再想办法回家。

    三个人边走边谈,文才听了,有些同情地看着周天行,倒也没再插嘴说什么话,就连连叹气。其实文才自己也算是个孤儿了,人家秋生还有个姑妈在这,自己就只有师父一个长辈了。

    而九叔就不是那么简单地相信周天行的故事。自己是开义庄的,这年轻人却要跟着自己。尤其是对于一个留洋回来的人,不把他的工作职业当成迷信就已经很好了。毕竟,学历越高的人,越是容易变得高傲,从而看问题特别的片面,无法再实事求是。经典口头禅也比较多,类似于:这不可能!这不科学!假的!迷信!

    但转念一想,这年轻人一身正气,人品自然不会差,又留过洋,智商也不会低,甚至他还发现隐约有灵气在这个年轻人周围,这绝对是个修行的好苗子!比起义庄里两个不成器的徒弟,周天行显然要耀眼多了。比起自己其他几个徒弟也都强多了。

    “年轻人,你一身正气,隐约还有些灵气,我看你不像是读书人,倒像我们道门中人啊。”九叔有些玩味地看着周天行,刚刚周天行运行雷火诀的时候,是有微微的灵气显现的。

    “非也,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也’,读书人这样反而才是正常的。”周天行也不慌不忙,拿出了一个连九叔都不好反驳的理由。

    “嗯——”九叔长长地嗯了一声。

    九叔已经收了六个徒弟,秋生,文才,小海,肥宝,阿星,小月。五男一女,两人一组,坐镇三处,互为犄角。每个人都各有长处,也都有着很严重的缺陷。但他们都没有周天行给自己的感觉要顺心。

    先收下来,再慢慢和他细说。放到义庄熏陶熏陶,说不定还能收获一个好苗子继承衣钵,发扬道门。毕竟这年代兵荒马乱的,谁也说不准会怎样,在我这呆着起码不会被拉去打仗,毕竟我们这行干的就是收尸的行当。

    “那你就跟着我吧,天行。先在我那打个杂,我管你吃住,也给你些薪水。等过几天,我在镇上给你谋个营生,毕竟你留过洋,还得好好给你找找。”九叔想了想,又道:“我们现在要去赴任老爷的约喝外国茶,正好你留过洋,就跟我们一起吧。”

    九叔心里算计着,正好去外国茶馆考考你是不是真的留过洋。你这小子不是坏人,但也绝不单纯!

    周天行自然是迅速应了下来,有些欣喜。他心道:“我这是赶上主线了,回家有希望!”

    周天行还是对回家念念不忘,回家绝对比穿越舒服得多。除非让他当个富二代,官二代,啥也不用管。

    “天行,你干嘛不直接拜我师父为师呢,我师父这么厉害,你留过洋这么聪明,肯定能学到不少东西。”文才兴奋地看着周天行,彷佛是多了个小师弟一般。不过随即,他又有些懊恼,“哎呀,你留过洋,肯定看不上我们这些活计。”

    周天行微笑着摇了摇头,心道:“我自己有师门,而且你们的茅山也只是下茅七十二之一。不说背叛师门,我也不会这么傻去跟你们学道。那不是舍大取小了。”

    周天行的门派是属于玉清一脉的隐门,修炼有成可入元始天尊的玉清境。茅山派,属于上清一脉,所以又叫上清茅山派,修炼有成可入灵宝天尊的上清境。而张天师的正一道,属于太清一脉,修炼有成可入道德天尊的太清境。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甚至是痴话。明清时期,末法时代来临,世人不再追求精神世界,道德良心,也不想再超脱生死,许多传承也都从这个时候断代,被篡改。甚至连“末法时代”四个字都被影视戏曲改编成灵气枯竭的时代。灵气从来没枯竭,只是世人没有了传承、法脉,也没了决心和觉心。而这个“末法时代”的概念,也是天竺国的“乔达摩·悉达多”提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