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常识判断-第2/2页
“秋香多指菊花、桂花,点有引火之意。”
“难不成,我|日后会因火烧菊桂一事而闻名?亦或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尹七歌但可能就是写归写,妻照娶,妾照纳。
只有我真情实感了。】
唐朝。
被一再贬谪的刘禹锡猛地抬头:是我的陋室铭吗?
北宋。
正在赴永州任通判途中的周敦颐缓慢地扬起了头。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去岁,他与好友们游玩之时,兴之所至而作,却原来一直流传至了后世吗?[2]
他心中的抱负越发汹涌澎湃。
唯独新婚不久的归有光和苏轼:吾妻!且听吾解释!不是那样子的!
【C项,王绩,字无功,绩和无功是反义的关系,取字时也常会这样用。至于号东皋子,是因为想和五柳先生陶渊明一样,归隐田园,可以因此联想记忆下,他有一本著作,叫《五斗先生传》。
查资料的时候,看到说他最有名的是诗《野望》,开头第一句就是东皋怎么怎么样,而且王绩还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叔公。
不得不说,王家的文学素养和遗传因子,都是有点厉害的。】
唐朝。
在沛王府当修撰的王勃正应沛王的要求,在写《檄英王鸡文》,听天幕提及自己,不禁笔尖微顿。
【就是两人的仕途都不太行。王绩是自己辞职,还辞了三次,最后隐居,划重点嗷,所以号东皋子!
而王勃就比较惨了,他是有才学和为官抱负的,可惜就是毁在了一篇《檄英王鸡文》上。这檄文不受唐高宗待见啊,认为王勃不干正经事,还带坏自己儿子,所以要把他逐出长安。】
王勃看着自己写了一半的檄文,毛笔啪嗒掉落。
写不得写不得!
他赶紧将纸揉成一团。
但是!
王勃愁闷地哭丧着脸,陛下看到天幕后,还是知道了呀!
【记一下,王勃,字子安,没有号。但是他这个名和字,跟他生平是真对不起来。
他安不了啊,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居然窝藏官奴罪犯,可能前脚窝藏完,后脚脑子就长回来了,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啊。
然后,他就把这个官奴给噶了,好在遇上大赦,他才没死。】
唐高宗李治:朕觉得有些离谱。他的檄文定是不会写了,但还是找个理由,将人贬出长安去吧。
王勃听完觉得天都要塌了!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