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类比推理-第2/2页



前几天还买了本三国演义,准备好好看一看。

说起来,我这人文化素养真的不高,四大名著里面,西游记只看过电视剧和动画片,红楼梦就看了林黛玉病死和贾宝玉成亲那几章,另外两本,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是一章都没看过。

这点文化荒漠,直接就反应在了我的教招考试上。

有一次的考试题目,有一道是让我写出四大名著中和“三”有关的五个故事。

还好就五个,我搜肠

(touwz)?(com)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尹七歌了A,正确答案是B。这两个选项就是必然和或然的区别。

旅行不是必然要用到地图,出差也不是必然要用到行李箱,但刷牙,必然要用到牙刷。

C中,教室是学习的地点,而D,相册是摄影的结果。这两个明显不对,可以直接排除。

这道题就是再一次告诉我,做类比推理,不要造句!不要造句!不要造句!

我下次模考,要是还因为造句而错题,我一定把这句话抄一百遍,好好给自己涨涨记性!】

这题一讲完,想要和天幕交流的人都张开了嘴,但是都没发出声。

问什么,才能和这题目相关?

秦朝。

李斯颤颤巍巍地发问:“不用舆图用什么?”

西汉。

刘彻抚掌大叹:“刷牙……指的可是用手指擦牙,而后世用一名叫牙刷的物件,代替了手指?朕原以为用盐水漱口便可,看来还是不够。”

西晋。

司马炎想到自己用来揩牙的嫩树枝,直接赐名:“日后便称那物为牙刷。”

南宋。

乡绅们俯首暗想:天幕说的牙刷,就是刷牙子了吧?之前嫌那物硬,听天幕所言,还是得用。[3]

明朝。

明孝宗朱祐樘兴奋地拍着龙椅。

他前不久把野猪毛镶在了骨头的手柄上,不就是天幕所说的牙刷?

【没有纠错互动的话,我们就进入到资料……

啊,有位秦某人互动了,问主播,多抄写就能记住吗?这么多纷杂的知识点,不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吗?】

秦朝。

激动地昂起头,准备向陛下陈情和力表忠心的李斯:……突然僵住。

天幕!你害我!

【我觉得秦某人你可能,有点没get到我的意思点。

我指的抄写一百遍,不是知识点,是一些我做题的时候,容易犯的小毛病。

通过抄写加深自己的肌肉印象,争取下次做题的时候,形成条件反射,不去犯这个小毛病,比如做言语的时候爱用语感,爱想太多;做类比推理的时候爱造句这种。

至于知识点,其实我有整理思维导图。

对于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我还做了挖空。

就是这样。】

何夏夏拿出自己的笔记本,放在镜头下。

翻开第一页,就是资料分析模块的一连串概念和计算公式。

一成就是10%,三成多就是3x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