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进城买狗



第二天王大山早早就醒来,今天就是买狗的重大日子。

   起来把猎枪装好弹药,用麻袋卷起来,这玩意得带着。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狗市兴于八十年代中后期。

   八十年代初期还没有特别火爆,但是也初具规模,说到狗市就得说到“狗霸”

   什么是狗霸,就是由几十到几百人组建的狗贩子,各地的狗贩子聚集地,他们主要把其他地区的狗、运到狗市贩卖。

   狗贩子还会做“狗红娘”这种人手上有一本狗册,上面记录着当地各家的优质狗,狗主人姓名和村里的电话住址、狗的种类,年龄等等。

   如果有人给狗找对象,那就会打开狗册,查找合适的品种。

   经过牵线搭桥,如果双方成功了,狗就会进行成亲,一般三五天左右。

   如果母狗怀孕,就会支付公狗主人一部分费用,狗红娘则会按比例,抽取红娘费。

   说白了就是配种,好的基因后代,猎狗也就越值钱。

   王大山吃完早饭,怀揣巨款四百五十二元,这些钱是三个人一起凑的,算是王大山和两人借的。

   等到韩东方和张明来后,三人迫不及待,结伴出发去县里,坐上了通往哈市的老旧列车,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到,距离还是很近的。

   要是放在现代、估计开车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等到三人下车。

   映入眼前的是红砖白瓦,大瓦房和土房比较多,楼房是大猫小猫三两只。

   车站上卖糖葫芦、包子喊叫声连绵不绝,大街上主要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汽车和摩托还是比较少。

   王大山在后世看过各种高楼大厦,现在一看到红砖瓦房,感觉就像后世的农村一样,也没什么反应。

   但是韩东方和张明二人就不一样了,大呼小叫的,这楼房真高啊,怎么建设的呢?

   这平整的街道,小商的贩卖声,平时难得一见的大瓦房,给二人打开了新世界,看啥都好奇,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王大山看了看周围,自己也不知道狗市在哪,只能打车了,不一会就找到了一群,在那等着拉客的“司机”还大喊全市一元。

   王大山心里嘀咕道,好家伙真黑,一元钱那可是七八斤大米,在车站拉客多少都有点门道,肯定略贵。

   但也没办法不,看着眼前的名车“二八大杠。”

   还特么得雇佣三辆,掏出三元钱说去狗市。

   “司机!”

   咧嘴一笑好嘞,您做好,王大山眼角一抽,还做好!连个屁股垫都没有,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硌篮子125么。

   王大山一边坐着豪车,一边问咨询有用的信息,大哥狗市现在狗多么?

   “多!忒多了。”

   那是富家翁喜欢的宠物狗,猛犬要啥有啥,什么花鸟鱼猫狗贼多,司机满口大碴子味,给王大山介绍。

   不到十分钟,就到了一个叫兆麟公园的地方。

   好家伙入目是“拥挤混乱,车人堵塞,人喊狗叫,蛐蛐蝈蝈各种鸟叫,好像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王大山带着二人走进去,遍地狗贩子,来时还担心买不到,现在看来应该担心钱够不够。

   只见有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驮着狗笼,既有宠物犬,也有猛犬,买狗的与卖狗的讨价还价,高声四起。

   没走出多远,就看两只藏獒在笼中,满嘴流着口水,大舌头吐出口外,甚是凶猛。

   尼玛这是快成年的藏獒,谁敢买啊,这来一口就得半残!

   多少钱老板?王大山随口问了句。

   一万,简单明了,老板连头都没抬的回道。

   我了个大操,吓得王大山一激灵,一万,这可真敢要,在他们这十里八村,万元户那都是凤毛麟角。

   王大山想起了经典话语,“你这狗这么贵、保真么?”

   “是狗皮金子做的?”

   “还是狗头金子做的?这地方还是别惹事转身向前走去”。

   果然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只见狗贩子有的笼子装着杰克狼犬,牧羊犬,高加索犬,很多国外品种王大山都不认识,真是应有尽有。

   王大山主要是奔着狼犬而来,首先狼犬有一对招风耳甚是好看,走了三分钟,看到了一个狗贩。

   一只笼子里装了两只马犬,马犬全名马里努啊犬,两只小马犬、大概两三个月大,浑身毛发微微发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